金控重新洗牌 四強各據地盤
先探投資週刊

台灣金融史上最受矚目的金控併購案正式落幕,台新金與新光金的合併不僅創下台灣首宗金控合意併購紀錄,更將重新定義金融市場的競爭格局。
【文/周佳蓉】
眾所矚目的台新金與新光金合併案,在三月份獲得金管會點頭,兩家金控於七月二十四日正式合併,新光金股票隨即下市,且旗下各個營運事業單位將併入「台新新光金控集團」。這樁台灣史上首宗的金控合意併購,不僅牽動台灣金融版圖,更引起國際信評機構高度關注,在正式合併案之前,中華信評在五月一舉提高新光金控、新光人壽、新光銀行與元富證券的評等;標準普爾也將新光金旗下的新光人壽的信用評等自「BBB-」調升至「BBB+」、新光銀行亦自「BBB-」調升至「BBB+」,顯見外部信評機構對兩家金控合併的效應持高度肯定,將使未來大金控的財務體質更加穩健。
併購之路歷經波折
在過去的二三年新光金與台新金曾多次討論合併但始終未果,二○○二年曾在合併破局後,在市場留下「兄弟爬山,各自努力,山頂會合」的經典語句,直至二三年六月,新光金董事會改選,由以洪士琪的「改革派代表」結合吳東亮等股東,最終成功掌控經營權,再增資讓新壽資本適足率逐步回到法定標準,財務狀況改善,也讓之後的「新新併」埋下了伏筆。去年下半年,半路殺出中信金祭出比台新金開價更高的收購價「搶親」企圖併購新光金,但最終遭主管機關拒絕,讓兩家合併案過程增添不少變數與波折。
七月的合併基準日生效起,新光金股東依換股比例,一股可換得台新金普通股○.六七二股外,還能獲得台新辛種特別股○.一七五股;其中,辛種特別股每股面額十元,年利率一.六六五%,並將在三年後以發行價格強制收回。此外,新光股東也享有台新金配發的現金股利,以二四年的○.九元計算每股約可分得○.六○四八元。
台新金預計九月正式更名為「台新新光金融控股公司」,並規劃合併後的兩年內,陸續完成銀行、保險、證券、投信四大子公司整合。投信二五年底完成合併、壽險二六年一月,同年四月完成證券的合併,最晚則是系統轉換難度最高的銀行預計六月底完成。
台新金控躍升金控第四
觀察金管會網站公告的《金控公司合併報表財務資料》,截至今年三月底,十五家金控公司總資產排名,排名第一國泰金十三.八九兆元,第二為富邦金十二.一三兆元,第三為中信金八.九八兆元。新光金與台新金合併後資產規模合計將近八.六兆元,一舉躍升為國內第四大金控,並擠下原本逾七兆元資產總額的官股金控─台灣金融控股(又稱:臺灣金控)。(全文未完)
來源:《先探投資週刊》2363 期
更多精彩內容請至 《先探投資週刊》
- 免費體驗模擬交易 投資全球熱門資產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