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關稅協議內容空泛?分析師狠批:像寫在餐巾紙上的承諾
鉅亨網編譯莊閔棻
美國即將於 8 月初迎來一系列貿易協議的最後談判期限,然而川普政府推動的多項協議內容仍缺乏具體細節與承諾,引發外界對未來關稅政策走向的憂慮。一位貿易政策專家就直言,目前的協議如同「餐巾紙協議」,脆弱又模糊,恐難抵擋即將到來的經濟衝擊。

根據《彭博》報導,在新加坡舉行的彭博永續商業高峰會上,韓禮士基金會(Hinrich Foundation)貿易政策主管 Deborah Elms 表示,多項美國近期宣佈的貿易協議細節模糊、執行力薄弱。
Elms 指出:「協議中沒有多少明確承諾,它們的堅固程度就跟餐巾紙一樣,寫在上面的內容也大概只有餐巾紙能容納的程度。」
Elms 表示,美方擬定的 15% 關稅最終仍將大幅高於今年 3 月的水準,對許多企業,尤其是利潤空間有限的中小企業來說,將造成沉重壓力。她還指出,對東南亞國家而言,不均衡的關稅稅率可能會「給供應鏈帶來挑戰」。
除了直接的貿易衝擊外,Elms 也提到,美國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正在削弱全球市場對氣候科技領域的投資信心。
根據數據分析公司 PitchBook 的統計,2025 年第一季,全球對氣候科技企業的創投與私募投資額,較去年同期下滑了 10%。
她直言:「很多企業已經進入恐慌模式。我們雖然仍將朝永續方向前進,但過程將遠比 2024 年 12 月所想像的更加艱難。」
不過,儘管全球經濟與貿易政策充滿變數,加拿大前國際貿易部長伍鳳儀(Mary Ng) 強調,企業對永續發展(ESG)的承諾仍未停擺。
她指出:「雖然近來對 ESG 的推動看似降溫,但企業仍積極檢視其供應鏈是否符合 ESG 標準。這不是中斷,而是策略深化的轉型階段。」
川普貿易策略:宣布頻繁但細節不足
近來川普頻繁宣布新一輪的貿易協議,但許多內容仍在談判中,包括與歐盟、日本等主要經濟體之間的投資與關稅細節仍未明朗。
其中,針對印度的關稅政策也成為關注焦點。川普於週二(29 日)表示,印度可能被徵收高達 20% 至 25% 的進口關稅,但最終稅率仍待 8 月 1 日前的談判結果拍板定案。
與此同時,中美兩國亦正進行關稅休戰協商。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在斯德哥爾摩與中國官員會面後表示,現行關稅協議是否延長,將由川普做最終決定。
(本文不開放合作夥伴轉載)
- 免費體驗模擬交易 投資全球熱門資產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