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A股續創年內新高,國壽曾再飆逾半成,內險股仍可追入?
經濟通新聞
《經濟通通訊社23日專訊》港股A股繼昨日同創年內新高後,今日在美國總統特朗普預告將訪問中國,中美地緣政治降溫下,繼續向好,港股半日再升近300點,升至25400點水平;上證綜合指數半日升0.75%報3608點,深證成份指數升0.31%報11134點。股市造好帶動內險股也普遍上升,其中中國人壽(02628-HK)盡展強勢,曾再飆逾半成,其控股股東中國人壽集團近日公布,於上半年險資公開市場權益投資淨買入逾900億元人民幣。
內險股升勢似有餘未盡,是否仍可追入?
*國壽集團上半年險資公開市場權益投資淨買入逾900億人幣*
中國人壽控股股東中國人壽集團昨日在京召開2025年上半年經營管理工作會議。會議信息顯示,上半年,中國人壽集團累計新增保險保障金額超450萬億元(人民幣.下同),賠付支出2372億元,同比增長14.7%,保險資金公開市場權益投資淨買入超900億元。
截至6月底,國壽集團合併營業收入同比增長8.4%,合併總資產突破8萬億元(不含廣發銀行總資產3.69萬億元),管理總資產超15萬億元。
*今年險資舉牌已達21次,集中盈利能力穩定分紅率較高行業*
值得留意,根據中國保險行業協會最新披露的險資舉牌上市公司股票資訊,近日中郵保險參與舉牌綠色動力環保H股股票,持股比例突破5%;泰康人壽以基石投資者身份參與峰?科技H
股首次公開發行,持股比例達到舉牌線。截至7月22日,今年險資共舉牌上市公司21次,較去年同期的5次明顯增加。以險資披露首次舉牌上市公司交易日計算,2024年以來險資舉牌了30多家上市公司,假設期間尚未賣出,已有超九成被舉牌標的股價上漲,這意味著持股至今的險資機構已經實現浮盈。
華泰證券發表研報指,2024年以來險資舉牌對股息率的要求明顯提升,背後動因在於利率下行時,保險公司需要更多的股息來支撐現金收益。相對應的,被投公司主要集中在銀行、交運、公用事業等盈利能力穩定、分紅率較高的行業,且港股相較A股更受青睞,因為港股估值較低、股息率較高,更適合作為紅利標的長期持有。
*中金料上半年內險淨利潤增7.4%,盈利表現差異或進一步收斂*
另外,早前多家內險企包括中國太保(02601-HK)、新華保險(01336-HK)、眾安在綫(06060-HK)等公告2025年上半年收入。數據顯示,三家公司保費收入均實現同比增長,
其中新華保險以23%的增幅領先行業,中國太保、眾安在綫分別增長6%和9%,展現出保險市場穩健復甦態勢。
中金發表最新研報指,中資保險行業公布2025年中期業績季將於8月下旬開啟,預期行業上半年淨利潤按年增速為7.4%,各家公司上半年盈利增速相較首季的分化明顯收斂,而上半年上市財險公司承保端普遍改善、整體盈利表現相較壽險更為優秀。預計上半年中資保險淨利潤按年增速分別為:中國財險(02328-HK)增長33%、人保集團(01339-HK)增長19%、新華保險增長18%、太保增長2%(營運利潤增長4%)、陽光保險(06963-HK)增長0%、中國太平(00966-HK)下跌4%、中國平安(02318-HK)下跌7%(營運利潤增長3%),予中國平安目標價71元,太保目標價45.2元,中國太平目標價22.8元,人保目標價6.9元,陽光保險目標價4.6元,財險目標價15.5元,均予「跑贏行業」評級。
中金指,首季增速表現較弱的平安太保明顯回升;人保及財險次季隨著基數走高增速回落,利率變化和不同計量方式下壽險合同轉虧或轉盈的確認時間差異,以及投資端的基數和風格是各家公司季度間盈利增速波動的主要原因。展望全年,由於當前盈利增速表現落後的中資壽險下半年盈利基數更低,預計中資壽險向後盈利表現差異或進一步收斂;財險方面,若下半年不出現異常大災損失,人保財險及人保集團有望繼續維持行業領先利潤增速。
*熊麗萍:受惠內地股市造好兼或增派息,國壽平保等可續持有*
熊麗萍續指,平保雖然本輪由30幾元開始回升,走勢已很靚,但相比其他內險股近兩日繼續破位,表現仍落後,若有貨可繼續持有,因整體內險板塊仍可看好,若再升平保也有條件追落後,其實平保基本面不太差,可能大家仍擔心其所持內房是否仍有需要撇帳,但相信最大的之前都已撇帳,若公布業績表現不太差,股價有機會追落後,起碼上望60元。
國壽半日升2.63%收報21.5元,連升5日,累積升幅15.1%,成交25.11億元。其他內險股亦普遍造好,中國平安升2.15%報54.65元,新華保險升1.29%報47.1元,太保升1.84%報30.45元,人保升1.22%報5.83元,財險升0.77%報15.7元,眾安在綫升4.35%報19.2元,惟中國太平倒跌0.6%報16.52元。
撰文:經濟通市場組、中國組、採訪組 整理:李崇偉
- 檳城漲勢吸金,資金正悄悄進場中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