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美股

輸了就等於滅亡!紐時:中美車廠全球競爭加劇 巴西成新戰場

鉅亨網編譯陳韋廷 綜合外電


美媒最新報導指出,中國電動車製造商正以迅猛之勢搶佔全球市場,尤其在巴西這個全球第六大汽車市場,中國車廠的佈局引發了歐美傳統汽車巨頭的深度焦慮。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輸了就等於滅亡!紐時:中美車廠全球競爭加劇 巴西成新戰場(圖:Shutterstock)

《紐約時報》報導,在距離聖保羅兩小時車程的甘蔗田旁,一座由長城汽車接管的原賓士工廠已進入投產倒數計時。與此同時,比亞迪在聖保羅高端社區的展示廳在周末期間人頭攢動,消費者對電動車的環保性能與靜謐體驗讚不絕口。這一場景正在全巴西各地重複上演。


福特執行長 Jim Farley 在近期會議上直言:「我們正與中國展開全球競爭,不只是電動車。如果我們輸了,福特就沒有未來。」這番言論折射出歐美車廠面對汽車產業變革時的緊迫感。

報導指出,中國車廠正透過收購歐美車廠撤離後遺留的廠房快速擴張,目標是以巴西為跳板輻射整個拉美市場。這場產業變革的核心在於科技路線的徹底更迭。中國不僅躍居全球最大汽車生產國和出口國,更在電動車全產業鏈中佔據主導地位。比亞迪研發的 5 分鐘快充技術、部分車款媲美特斯拉的續航力,配合更具競爭力的價格體系,正改寫產業遊戲規則。這種技術優勢讓中國電動車在匈牙利、印尼、俄羅斯等新興市場快速滲透,形成對傳統汽車強國的圍剿態勢。

面對中國車廠的凌厲攻勢,西方陣營呈現兩極化。歐盟雖對中國電動車加徵高關稅,卻無法阻擋其從米蘭到孟買的展廳擴張,美國則透過政策手段試圖延緩電動化進程,但特斯拉市佔率持續下滑的現實凸顯產業轉型的不可逆性。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車廠在巴西的突進讓深耕多年的歐美品牌措手不及。數據顯示,在 2023 年至 2024 年期間,中國汽車進口量暴增兩倍,市佔率呈幾何級數提升。

美國財政部特別顧問 Rafael Dubeux 說:「我們要抓住製造業格局變革的機遇,在未來價值鏈中佔據有利位置。」這種開放姿態與中國車廠的技術優勢形成共振。

巴西政府正積極掌握這場產業變革機會。透過提高進口關稅鼓勵在地化生產、優先發展環保車款等政策組合拳,既保護本土產業,又試圖進入全球新能源產業鏈。

目前,至少有三家中國公司正在巴西開設組裝廠。除長城汽車和比亞迪,另一家中國汽車製造商奇瑞也與巴西公司 Caoa 合作,在戈亞斯州中部生產汽車。

但巴西汽車製造商協會主席 Marcio Lima Leite 仍然感到擔憂,因中國新建的汽車廠主要使用從中國進口的零件來組裝汽車,包括最有價值的電池。他表示,這不利於巴西汽車產業的發展。

這場跨洋產業博弈的影響遠超過商業範疇。身為巴西最大貿易夥伴,中國在提供清潔能源技術的同時,也協助這個南美大國實現產業升級願景。

巴西資深外交官安德烈 · 科雷亞 · 杜拉戈認為,低價電動車非但不是威脅,反而是推動電動普及的積極力量。隨著中巴在汽車領域的合作深化,全球汽車產業的重心東移趨勢愈發明顯,而這場變革的最終受益者,將是追求綠色出行的全球消費者。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