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第二任期滿半年!民調滑落、關稅受挫、爭議政策回顧一次看
鉅亨網編譯莊閔棻 綜合報導
美國總統川普第二任期滿半年,雖高調在社群平台上吹捧「政績輝煌」,但最新民調顯示多數美國選民對其施政表現感到失望,尤其在通膨與關稅政策上的處理更是引發廣泛不滿。

週日(20 日),川普透過社群平台「Truth Social」發文自誇,稱美國在他的領導下,已經成為「世界上『最炙手可熱』、最受尊敬的國家,」強調自己成功終結多場「與美國利益無直接關聯」的國際衝突,並藉此宣稱其外交與國安政策成果卓著。
川普表示:「換句話說,我們完成了許多良好且偉大的事,包括結束了與我們無關的國家的無數戰爭。」

儘管川普高聲宣傳政績,但《CBS》與 YouGov 最新聯合民調卻指出,他的支持率僅有 42%,有高達 58% 的受訪者對其整體表現不滿。相較於 3 月數據,民意對他的不信任感持續攀升,顯示其政策與領導方式仍飽受質疑。
在經貿方面,儘管川普重啟關稅作為對外經濟政策主軸,但績效不佳。
根據調查,60% 的美國人反對對進口商品加徵新關稅,僅有 40% 表示支持。此外,有 70% 的人表示川普在降低價格方面做得不夠、61% 受訪者認為川普過度著重於關稅議題,而忽略其他更迫切的經濟挑戰。
以下是川普這六個月以來所做的幾件重大事件:
川普大幅影響股市與美元,市場動盪加劇
根據《金融時報》,今年 4 月初,川普在所謂的「解放日」宣布對數十個國家徵收關稅後,美國股市創下近五年來最大單日跌幅。
此後,由於川普多次延後關稅實施,市場回彈至歷史新高,也因此衍生出流行語「Taco」,即「川普總是退縮」(Trump always chickens out),諷刺川普。
同時間,美元表現創下 1973 年以來最差紀錄,經濟學家警告,川普的經濟政策以及對聯邦準備理事會獨立性的攻擊,可能會削弱美元資產作為外國投資者避險工具的地位。
川普與聯準會鮑爾衝突加劇,試圖逼其下台
自上任後,川普與聯準會(Fed)主席鮑爾(Jerome Powell)之間的關係持續緊繃。
川普多次公開批評鮑爾領導的聯準會在利率政策上的決策,指責其過度激進的升息步伐拖累美國經濟復甦,並加劇通膨壓力。川普甚至公開要求鮑爾下台,並暗示將尋求更換聯準會主席人選。
鮑爾則強調聯準會的獨立性,並表示貨幣政策制定必須依據經濟數據與長期穩定目標,而非政治壓力。
兩人的公開交鋒引發市場高度關注,也增加了投資人對美國貨幣政策走向的不確定性。專家指出,這種政治與央行間的摩擦恐將影響市場信心,並對美元匯率與資產價格產生波動。
川普移民執法大幅升級,逮捕數倍增長
川普上任後主張大規模遣返非法移民,美國移民與海關執法局(ICE)的逮捕人數激增。
川普政府目標是每年遣返一百萬人,儘管川普在 2024 年競選期間承諾會優先遣返有犯罪紀錄者,但《金融時報》指出,政府數據顯示 ICE 逮捕對象多數為無犯罪紀錄的移民。
根據加州大學柏克萊法學院的驅逐出境數據,川普就職後的第一個月,ICE 的逮捕數量年增近一倍。
6 月份,川普政府連續幾天每天逮捕人數超過 1400 人,而去年同期,即前總統拜登任職期間,逮捕人數從未超過 500 人。
川普「對等關稅」推高有效稅率至百年新高
根據《金融時報》截至本月初發布的實際貿易數據追踪,川普斷斷續續的關稅威脅已將美國整體「有效關稅率(衡量商品關稅收入佔進口額的比例)」從年初的 2% 推高至 8.8%。
至今為止,這些關稅為美國政府帶來的收入比去年同期增加了 470 億美元,並在第二季達到了創紀錄的 640 億美元。其中大部分來自華盛頓對中國進口產品徵收的 30% 的關稅。
根據耶魯大學預算實驗室的估計,如果川普在 7 月 13 日之前宣布的所有政策都得到實施,包括對歐盟和墨西哥徵收 30% 的關稅,美國消費者的平均有效關稅稅率可能會上升到 20.6%,成為自 1910 年以來的最高。
該政策被批評為單邊保護主義,經濟學者質疑其理論基礎,且導致國際經濟成長預測下調,甚至加劇衰退風險。
川普頻繁發布行政命令,權力集中引發爭議
從 1 月 20 日至 7 月中旬,川普發布了逾 170 項行政命令,這些命令使他能夠在不受國會監督的情況下採取行動,平均每天一項,其速度遠遠超過任何一位近來總統。
這些命令定義了川普的許多標誌性政策,包括「解放日」關稅、挑戰憲法保障的出生公民權、針對律師事務所以及挑戰司法系統的權威。
川普推動《大而美法案》,砍醫療增預算惹議
川普第二任期的核心目標之一,是促使國會通過其旗艦的稅收與支出法案,即所謂的《大而美法案》(One Big Beautiful Bill)。
該法案以微弱多數、主要依黨派立場通過參議院和眾議院,並由川普於 7 月 4 日簽署成法。
《大而美法案》擴大了大規模的累退稅減免政策,部分資金透過大幅削減醫療補助(針對低收入和殘疾美國人的醫療保險計劃)來支付,引起民眾反彈。
根據國會預算辦公室估計,到 2034 年,該法案將導致近 1,100 萬美國人失去醫療保險。
同時,《大而美法案》還撥款約 1,700 億美元用於移民執法和邊境安全,其中包括 450 億美元用於增加 ICE 的拘留能力,300 億美元用於僱用數千名新員工。
川普主導聯邦裁撤行動,政府機構瘦身失控
此外,川普政府也推動縮減聯邦政府規模,由所謂的「政府效率部」(DOGE)領導,該部門由特斯拉 (TSLA-US) 執行長馬斯克帶頭,旨在剷除「浪費、詐騙與濫用」。
然而,該計劃導致部分政府部門完全關閉,常常未充分考慮後果。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最近一篇論文就指出,持續深度削減資金,可能導致 2030 年前增加超過 1400 萬死亡病例,其中包括 450 萬名幼童死亡。
到目前為止,DOGE 已解散美國消費者金融保護局與美國國營國際廣播機構《美國之音》,並大幅裁減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食品藥物管理局及國家衛生研究院的職位,而此行動還在持續。
根據追蹤聯邦政府與科技業裁員情況的 Roger Lee 統計,自 1 月以來,美國聯邦政府已解雇了各機構超過 67,000 名聯邦僱員。
根據職業介紹公司 Challenger, Gray & Christmas,聯邦政府在美國所有行業中裁員人數居首。
儘管馬斯克於 5 月底宣布離開 DOGE,但裁員行動仍在繼續。上週一(14 日),美國最高法院裁定,川普政府可執行解雇教育部 1400 名員工的計劃。
最高法院大法官索托瑪約(Sonia Sotomayor)在不同意見書中寫道:「多數法官要不是對此裁決的影響視而不見,就是天真無知,但無論如何,這對我們憲法的權力分立構成了嚴重的威脅。」
川普施壓俄烏停火未果,普丁反強化戰意
與此同時,儘管川普上任後積極與俄羅斯總統普丁和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進行對話,調解雙方之間的戰爭,但俄烏戰爭仍看不到盡頭。
隨著俄羅斯對烏克蘭的攻擊加劇,川普於 7 月宣布,若在 50 天內未達成停火協議,美方將對與俄羅斯有貿易往來的國家徵收 100% 的關稅,並對購買俄羅斯能源的國家實施二級制裁。
此外,美國也同意通過北約盟國向烏克蘭提供武器援助,顯示出對烏克蘭支持的強硬立場。
不過,至今為止,俄烏戰爭依然持續。普丁身邊人告訴西方,收到川普的通牒後,反而堅定了普丁打下去的決心。
三位接近克里姆林宮的消息人士日前表示,普丁對於川普的最新施壓「非常淡定」,不僅未產生退讓之意,反而更堅定要持續戰爭,直到西方國家接受俄方提出的條件。隨著俄軍在烏克蘭前線推進,普丁對領土的企圖也可能擴大。
川普出兵打擊伊朗核設施,牽動中東戰局
在其第二任期內,川普也對中東局勢進行了積極干預,特別是在以色列與伊朗的衝突中扮演了關鍵角色。
2025 年 6 月,以色列對伊朗發動大規模攻勢,聲稱要阻止伊朗發展核武,伊朗也隨之反擊,雙方激烈交火,爆發為期 12 天的激烈衝突。
6 月 21 日,川普宣布美軍參與此次行動,使用 GBU-57 巨型鑽地炸彈等武器,對伊朗核設施進行了轟炸。
儘管川普聲稱其與以色列的聯合軍事行動對伊朗核設施造成重大損害,但目前外界對伊朗核設施受損狀態仍然存疑。
川普強調,這些行動旨在阻止伊朗發展核武器,並警告若伊朗不追求和平,將進一步採取軍事行動。然而,這些攻擊引發了國際社會的關注與擔憂,特別是對中東地區穩定性的影響。
在美國的斡旋下,伊朗與以色列於 6 月 24 日達成停火協議。以色列方面表示,已完成其軍事目標,並同意停火。
伊朗則強調,若以色列不遵守協議,將保留進一步行動的權利。川普總統對此表示歡迎,並強調停火協議的實施對地區穩定具有重要意義。
在停火協議達成後,川普總統宣布美國將於 6 月下旬重新啟動與伊朗的核談判。他表示,這些談判旨在確保伊朗不會恢復其核武器計劃,並強調外交途徑的重要性。然而,伊朗方面對此表示謹慎,並強調需在特定條件下才會重啟談判。
川普處理加薩問題惹議,停火推進但人道危機未解
與此同時,川普也積極解決加薩問題。
川普於 2025 年 2 月公開提出,由美國接管加薩地帶,將其重新打造成「中東的里維埃拉」(Middle East Riviera),並強制或鼓勵約 200 萬名巴勒斯坦人遷移至鄰國。
此提案引起國際社會強烈反對,被批評違反國際法,涉及種族清洗疑慮。美國國務卿及白宮幕僚後續則表示此構想為「建議性質」,強調不會派兵佔領,只是期望重建後的模式經區域合作達成
進入 7 月,川普積極介入卡達主導的停火談判,並宣稱以色列已同意促成一項為期 60 天的停火協議條件,呼籲哈瑪斯接受此提案。
川普宣布已有 10 名以色列人質即將獲釋,是停火協商的一部份,同時涉及以色列人民對戰爭結束的呼聲。同時,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也於 7 月初訪問華府,表態支持停火計畫,並尋求川普協助談成最終協議。
儘管停火談判持續,但加薩人道危機未獲緩解。據《衛報》報導,巴勒斯坦衛生部資料顯示,7 月 20 日,又有超過 73 人因排隊領援救助中喪生。
以色列支持的加薩人道基金(GHF)也引發人群踩踏與開槍事件,造成進一步傷亡。川普雖協調多方啟動人質釋放,但對於基本民生援助的改善效力有限。
- 退休理財雙引擎:高規格基金×破盤級費率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