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台股

​​​​​​​2030年BESS投資成長10倍!安永:台灣儲能產業有「雙引擎」加速衝刺

鉅亨網記者張韶雯 台北


近期丹娜絲颱風重創南台灣,綠能爭議再起爭議,面對電力中斷與廢棄光電板的等挑戰,市場焦點迅速轉向關鍵角色「電池儲能系統」(BESS)。在全球低碳轉型浪潮中,再生能源的「間歇性」特性正加速 BESS 爆發式成長。安永聯合會計師事務所直言,台灣具備兩大推力:「碳有價」政策與 RE100 倡儀,儲能投資將迎來倍數成長,初估 2030 年有望突破新台幣 2,000 億元規模,成長幅度高達 10 倍。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2030年BESS投資成長10倍!安永:台灣儲能發展有「雙引擎」加速衝刺。(圖: shutterstock)

台灣再生能源布局穩步擴張,2024 年綠電占比達 11.9%,以太陽能與風力為主。政府設定 2030 年目標為 30%,2050 年更要衝上 60% 至 70%。但太陽光電受限於日照、風力發電受制於氣流,供電不穩問題日益明顯。


回顧今年 4 月 28 日,西班牙與葡萄牙突發歐洲二十年來最嚴重大停電。再生能源即時供電超過六成,但雲層遮蔽、風速驟降導致短短 5 秒內電力掉了 15GW,6,000 萬人瞬間斷電,顯示電網穩定性受到嚴峻挑戰。

安永財務管理諮詢執行副總馮熾煒指出,電網穩定需靠 BESS 支撐。BESS 可儲存電力、彈性釋出,預估儲能容量需達再生能源的 5% 至 10%。若再生能源裝置容量為 20GW,就需至少 1 至 2GW 的儲能容量支援。

根據《台灣 2050 淨零轉型計畫》,2025 年 BESS 目標為 1.5GW,2030 年躍升至 5.5GW。2023 年儲能市場規模約新台幣 200 億元,馮熾煒預估,2030 年有望突破 2,000 億元,成長幅度高達 10 倍。

馮熾煒強調,推動儲能系統高速成長的關鍵數字為「5,000」與「100」——代表用電大戶政策與 RE100 企業行動,政府與企業形成儲能投資雙引擎。

1、政策力道:碳費與用電大戶條款落地

經濟部於 2020 年推出「用電大戶條款」,契約容量 5,000 瓩以上的用戶需設置再生能源、儲能設備或購買綠電憑證。2025 年起台灣也將開徵碳費,每公噸排碳約新台幣 300 元,用電大戶成為首波課徵對象。

儘管政策現階段鎖定高碳排、大用電企業,未來可能調整門檻或擴大適用範圍。整體而言,法規正積極引導企業投入綠能與儲能,形成穩固的長期投資動能。

2、企業行動:RE100 倡儀掀供應鏈轉型

RE100 是全球再生能源倡儀,超過 400 家跨國企業承諾於 2050 年前全面使用綠電,包括科技、金融、食品等多個產業龍頭。隨著企業進入 RE100,供應鏈減碳壓力同步上升,也推升對 BESS 的需求。

馮熾煒提醒,儲能屬於資本密集型項目,需跨足專案融資、長期財務規劃與風險管理。他建議企業在評估 BESS 項目時,可借助安永等外部專業資源,優化籌資架構,強化能源轉型的投資成效。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