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金難買早知道!美商務部長:當初放任DUV光刻機出口 中國從ASML囤了一堆 用成熟晶片封鎖市場
鉅亨網新聞中心
中國在晶片產業方面的快速發展讓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 (Howard Lutnick) 大嘆「千金難買早知道!」

盧特尼克強調,美國早期的出口管制存在漏洞,僅封鎖了中國的極紫外光(EUV)光刻機,導致中國企業能夠採購大量未受限的深紫外光(DUV)光刻機及相關耗材,這些進口設備使得中國製造出了先進的晶片。
目前,中國的晶片產業正一方面利用進口設備發展先進晶片,另一方面則利用自主設備提升成熟晶片的產能。由中國企業製造的成熟晶片正逐步擴展到國際市場,若不加以限制,將對全球市場造成產業封鎖的潛在威脅。
根據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發布的報告,自 2021 年美國對中國企業實施全面晶片斷供以來,中國半導體設備的採購金額持續上升,ASML、應用材料和東京電子等國際晶片供應商與中國企業簽訂了巨額採購訂單。隨著出口管制的逐步升級,美國也撤銷了這些國際晶片供應商對華出口許可,禁止包括美國企業在內的國際晶片企業向中國市場提供製造晶片所需的設備和材料。
美國半導體協會曾對中美兩國的晶片發展進行了技術評估。 2021 年,中國市場占美國晶片企業總營收的 33%,而到了 2024 年,這一比例下降至 12.7%。中國市場的急劇萎縮對美國晶片供應商也造成了顯著的經濟衝擊。波士頓顧問公司發布的數據顯示,2021 年至 2024 年期間,美國企業因出口管制所遭受的經濟損失累計超過 400 億美元,相當於整個產業年度研發投入的 18%。
荷蘭半導體觀察者馬克 · 海金克在對 ASML 公司 (ASML-US) 的獨家專訪中提到,中國大約有 800 多台來自 ASML 的製造設備,其中約一半在中國大陸的本土企業手中,剩下的則被海力士、三星等在華合資工廠持有。在受到美國制裁後,中國企業對先進製造設備的需求激增,開始在國際範圍內大量採購製造晶片所需的設備和材料,以延長國內進口設備的維護時間,努力為自主技術的開發創造機會。
隨著全球晶片產業的穩定推進,中國企業開始大規模採購製造設備,引起了美國政府的警覺。在華為發布 mate60 系列產品後,美國政府再次對荷蘭施壓,撤銷了 ASML 向中國企業出口 DUV 設備的許可,全面封鎖了製造晶片所需的設備和材料。
國際學者對中美兩國晶片戰的總結顯示,美國正試圖將產業的相互依賴武器化,竭盡所能阻止中國與美國晶片企業的合作,迫使中國企業走向自立自強的技術發展道路。晶片產業是全球化分工的產業,各國企業彼此依賴,只有透過合作才能共同進步。即使是晶片的發明國美國,也無法單靠自身力量製造出大量先進晶片。
ASML 的設備、台積電的製造技術、日本的製造材料以及美國的設計工具,這些環節的結合才能生產消費等級的先進晶片。中國晶片產業的發展相對落後,在設備、材料、軟體等多個環節面臨技術瓶頸,迫切需要外國技術來製造晶片。在製裁後,中國企業開始集中資源攻克這些關鍵環節。
上海微電子、中微半導體、北方華創等企業負責攻克自主製造設備的技術;華大九天則是 EDA 工具的領導者;中芯國際和華虹半導體負責實現國產化製造的全貫通。各企業明確分工,逐步攻克被卡脖子的環節。
去年發表的 65nm 解析度、套刻精度 8nm 的國產光刻機採用多重曝光技術,能夠製造 28nm 的晶片。國產 28nm 及以上的成熟晶片實現了大規模應用,為中國晶片產業奠定了堅實的自主技術基礎。
根據美國半導體協會的數據,中國企業在 28nm 及以上的成熟晶片市場中佔據全球 33% 的市占,預計到 2032 年,該市占率將提升至 37%,中國企業將成為國際上最大的成熟晶片供應商。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