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債市釋出不安通膨訊號 投資人應提高警覺
鉅亨網編譯陳又嘉
據《MarketWatch》報導,美國債券市場周二 (15 日) 出現拋售,這種走勢對股市投資人而言通常並非好兆頭。

美國公債的拋售導致 30 年期美債殖利率攀升至將近 5.02%,為 5 月 23 日以來最高收盤水準。5 月時,30 年期殖利率突破 5%,市場一度因美國財政前景而感到憂慮。但周二的走勢,主要與最新的通膨數據有關。數據顯示,6 月消費者物價指數 (CPI) 出現今年以來單月最大漲幅。
30 年期公債殖利率升破 5%,通常對股市不利,因為這會推高家庭與企業的借款利率。這項殖利率被用作房貸、企業債等多種金融產品的基準,也反映市場參與者對經濟與政府債務前景的看法。
此外,周二美債殖利率的上升也傳遞出一項訊號:聯準會 (Fed) 可能無法如 6 月所暗示的那樣,在今年內降息兩次。
儘管聯邦基金期貨交易者仍大致預期年底前將降息兩次,但更廣泛的債券市場參與者似乎已開始改變想法。
Stifel, Nicolaus & Co. 經濟學家 Lauren Henderson 表示,在 6 月 CPI 報告公布後,「最初債市反應相對溫和,但現在殖利率的上升已顯示市場認為 Fed 需要更長時間維持高利率。」
Henderson 表示,第三季內可能只會降息一次,「但我們認為 2025 年降息的空間正逐漸關閉。」她指出,6 月的 CPI 報告顯示,容易受到關稅影響的類別,例如家具、玩具與家電,價格出現明顯上升,「這點非常清楚。」
周二的數據顯示,6 月消費者物價指數月增 0.3%,創 1 月以來最大升幅。年增率由前一月的 2.4% 升至 2.7%,核心年增率也從 2.8% 升至 2.9%。
金融服務公司 Ebury 市場策略主管 Matthew Ryan 指出,「最新的通膨報告幾乎確認,川普政府的關稅措施推升了 6 月的消費者物價。」
「Fed 官員最大的擔憂是,未來恐怕還有更大的風浪,因為關稅對物價的影響存在時間差,若 8 月 1 日再度調高關稅,幾乎可以確定會帶來更多通膨壓力。」
市場目前正圍繞兩種關於關稅對通膨影響的看法做拉鋸。一種認為影響可能只是短期,若經濟成長放緩或就業市場轉弱,通膨壓力將會消退。另一種則認為這種影響可能更持久,難以輕易消除。
從 3 個月期國庫券到 30 年期公債,周二全面遭拋售,推升了全線公債殖利率。與 30 年期一樣,20 年期美債殖利率也升破 5%。
同時,美股周二大多收低。大型科技股表現良好,但掩蓋了市場其他板塊的疲弱,例如小型股指數羅素 2000 當日表現落後。
- 市場震盪加劇,別怕進場!三大策略逆勢突圍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