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關稅擾動再起!國際金價多空大戰白熱化 激烈震盪背後原因曝光
鉅亨網編譯陳韋廷
國際金價仍在震盪上行中,上周五 (11 日) 短線拉升,收在每盎司 3370 美元,單日漲幅達 1.34%,且上周 COMEX 黃金期貨價格呈連三漲表現,在每盎司 3300 美元附近維持高檔震盪態勢。分析師指出,市場不確定性溢價再度回升,避險資金持續湧入黃金市場,但川普關稅政策的反覆衝擊使得市場預期不斷被消化,導致金價呈現震盪走勢。

針對近期國際金價陷入高檔震盪的情況,花旗在最新報告中提示短期波動風險。報告認為,市場對聯準會 (Fed) 降息預期已提前反映在金價中,甚至存在過度反應的可能性。隨著降息預期逐步兌現,黃金價格上漲的動力可能減弱,今年第三季金價料將在 3100 至 3500 美元區間波動。
報告中指出,從資金流向看,多空雙方賽局激烈。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 (CFTC) 數據顯示,在上周二 (1 日) 為止的一周,投機者持有的 COMEX 黃金淨多頭頭寸增加 6213 手至 136697 手,創 11 周新高,但到了 7 月 8 日當周,投機客減持淨多頭部位 1855 手,至 1348422 手。這種持倉量的微妙變化反映出市場多空力量的持續拉鋸。
實際上,今年上半年關稅風險推動金價屢創新高,倫敦金價一度突破 3500 美元,年內最高漲幅約 28%。目前黃金在經歷投機資金炒作後,已步入區間震盪階段,第二季以來整體維持盤整狀態。
金雅福黃金研究院技術分析師指出,紐約期金價格在衝高至前高 3500 美元附近後回檔,但在 60 日均線處獲得支撐反彈,短期內延續震盪調整走勢。只要價格未有效跌破 3200 美元,黃金仍處於震盪上漲的大趨勢中。
中信建投期貨貴金屬分析師王彥青表示,前期黃金市場已部分消化貿易摩擦的影響,政策擾動逐漸減弱。不過貿易政策的不確定性仍然存在,市場整體風險偏好降低。值得注意的是,全球央行購金趨勢仍在持續。中國央行截至 6 月底的黃金儲備規模達 7390 萬盎司,較 5 月底增加 7 萬盎司,連續第 8 個月增持。
瑞銀 (UBS) 近期針對央行儲備管理人的調查顯示,儲備資產多元化仍是全球央行的基準策略,在未來一年內,超過三成的受訪者打算增持黃金,且沒有央行打算削減黃金儲備。
從機構配置角度來看,「黃金 +」產品成為市場熱點。世界黃金協會 (WGC) 統計顯示,公募基金、銀行理財等機構紛紛加碼此類產品,其黃金配置比例普遍在 5%-10% 之間,部分產品甚至達到 30%。除「黃金 +」產品擴充外,機構投資人對黃金的直接投資也持續成長。配置黃金 ETF 的組合型基金 (FOF) 產品數量近 4 年維持翻倍態勢,截至今年上半年,持有黃金的 FOF 基金數量達 234 檔,超過 2024 年全年的 192 檔,較 2021 年的 20 檔更成長逾 10 倍。
世界黃金協會中國區執行長王立新指出,雖然過去兩年金價漲幅超過多數主流金融資產,但散戶真的有因此賺錢的比例有限。他強調,黃金年化報酬率約 10%,在過去 10 年和 5 年維度均跑贏多數主流資產,但投資心理和行為的穩定性成為最大挑戰。
交易商認為,「黃金 +」的結構優勢在於長期配置價值,在當前全球不確定性加劇的背景下,黃金能有效對沖權益資產波動性。短期內金價上行動能雖減弱,但川普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將繼續推升避險需求,地緣衝突風險溢價可能持續存在。
此外,美國國債規模在 2020-2024 年間增加 13 兆美元,增幅達 56%,全球投資人對美元資產信心下降,進一步凸顯黃金的避險功能。
永贏黃金股 ETF 基金經理人劉庭宇分析指出,中長期來看,美元及美債信用走弱趨勢未變,金價支撐邏輯仍穩固。隨著美國關稅不確定性和赤字率上行,全球「去美元化」趨勢加劇,市場增加黃金資產配置的趨勢不會改變。
- 市場震盪加劇,別怕進場!三大策略逆勢突圍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