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科技

Grok 4橫空出世刷爆AI測試紀錄 xAI團隊80%華人學者成中流砥柱

鉅亨網新聞中心


Grok 4 橫空出世,xAI 團隊一舉站上 AI 之巔,並在短短兩年內取得顯赫成就。該模型算力飆漲 100 倍,狂堆 20 萬 GPU,使其在多個指標上表現驚人。Grok 4 在 AIME 2025 及「人類最後的考試」(HLE) 兩大基準測試中直接刷爆紀錄。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Grok 4橫空出世刷爆AI測試紀錄 xAI團隊80%華人學者成中流砥柱(圖:shutterstock)

獨立評測機構「Artificial Analysis」公布的結果顯示,Grok 4 以 73 分在「智能指數」中拔得頭籌,顯著超越 OpenAI o3(70 分)、谷歌 Gemini 2.5 Pro(70 分) 等頂級模型。在細分能力上,Grok 4 在「編碼指數」和「數學指數」兩大關鍵領域均排名第一,並在 GPQA Diamond 測試中取得了 88% 的歷史最高分,大幅刷新了 Gemini 2.5 Pro 的紀錄;在「人類最後的考試」中也以 24% 的成績創下歷史新高。此外,在 MMLU-Pro 和 AIME 2024 測試中,分別取得 87% 和 94% 的最高分。


據《新浪科技》報導,Grok 4 的崛起背後,其頂尖團隊成為關注焦點,尤其引人注目的是 80% 的面孔幾乎都是華人學者。團隊成員對此表示讚嘆:「一小群頂尖人才在極致專注下的爆發力,竟能在極短時間內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

核心華人成員包括:

•xAI 聯創 Jimmy Ba(多倫多大學計算機科學助理教授,AI 專家 Hinton 的學生)。

•95 後聯創吳懷宇 (Tony Wu,多倫多大學博士,AlphaGeometry、AlphaStar 核心開發者)。

•xAI 創始成員楊格 (Greg Yang,哈佛大學數學系,曾是微軟高級研究員)。

• 戴子航 (Zihang Dai,清華大學計算機系學士,CMU 碩博士,前谷歌大腦研究員,擅長 Transformer 架構)。

• 張國棟 (Guodong Zhang,浙江大學學士,多倫多大學博士,曾加入谷歌 DeepMind 任研究科學家)。

• 孫晟陽 (Shengyang Sun,清華學士,多倫多大學博士,領導 xAI 的 AI 專家團隊,曾任英偉達高級研究科學家)。

• 林禹臣 (Bill Yuchen Lin,上海交通大學學士,南加州大學博士,現任 xAI 研究員兼華盛頓大學客座助理教授)。

• 李雪辰 (Xuechen Li,斯坦福大學碩博士,曾就讀北京四中,曾任谷歌學生研究員)。

• 劉浩天 (Haotian Liu,浙江大學學士,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博士,Grok-1.5V、Grok-2、Grok-3 的核心開發者)。

• 鄭聯民 (Lianmin Zheng,上海交通大學學士,UC 伯克利博士,LMSYS.org 共同創始人)。

• 熊文翰 (Wenhan Xiong,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學士,UCSB 博士,曾任 Meta GenAI 團隊 AI 研究科學家,是 Llama2/3、CodeLlama 的核心作者)。 甚至有研究員 Yifei Zhou 為加入 xAI 參與最先進模型而暫停了 UC 伯克利博士學位。

Grok 4 支援文本和圖像輸入 (多模態能力),並支援函數呼叫和結構化輸出。其速度為每秒輸出 75 個 token,上下文窗口為 256k token。定價方面,每百萬輸入 / 輸出 token 分別為 3 美元 / 15 美元,與 Claude 4 Sonnet 持平。然而,知名大佬「karminski - 牙醫」的實測顯示,Grok 4 的程式碼基準結果有過擬合的嫌疑,甚至生成的程式碼還需 Claude 除錯才能運行。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