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美留學先網路洗白?AI幫忙刪文取關 演好無害人設
鉅亨網編輯林羿君 綜合報導
來自世界各地的準赴美留學生正經歷一場前所未有的「網路洗白」行動。為了順利獲得美國簽證,他們正悄然刪除社群媒體上的「敏感」貼文、取消關注政治人物,甚至要求親友停止發送新聞連結,只為確保自己在網路上的所有痕跡都「清白無瑕」。

這場大規模的自我審查,源於美國總統川普政府新實施的簽證審查政策,該政策要求所有 F、M、J 類非移民簽證申請人將其社群媒體帳號設定為公開,以便進行全面徹底的線上狀態審查。
一個「讚」或表情包都可能導致拒簽
多名國際學生簽證申請者向《華盛頓郵報》透露,他們普遍擔憂,在新的審查政策下,一個看似無害的「讚」或一張表情包,若被簽證官解讀為不當,就可能讓他們多年的留學努力化為泡影。這種擔憂促使他們對自己的網路足跡進行了前所未有的嚴格審查。
美國國務院於上個月宣布擴大簽證審查範圍,明確指出將「利用所有可用資訊進行簽證篩選和審查,以識別哪些簽證申請人不被允許進入美國,包括那些對美國國家安全構成威脅的申請人。」公告特別強調,將對所有 F、M、J 類非移民簽證的學生和交流訪問學者申請人進行「全面徹底的審查,包括在線狀態審查」,並指示申請人將其所有社群媒體個人資料的隱私設定調整為「公開」。
《華盛頓郵報》獲得的國務院內部電報進一步揭示,領事官員被指示尋找任何「對美國公民、文化、政府、機構或建國原則持敵意的跡象」。這項新規定適用於赴美就讀學術、職業訓練及交換計畫的簽證申請者,而去年在美國學習的國際學生數量超過 100 萬人。
荒謬政策帶來荒謬對策
馬德琳(Madeline)是一位正在申請簽證的學生,她表示:「任何可能被視為有立場的東西,我都取消關注了。我取關了 AOC、哈里斯、拜登、歐巴馬,所有人。」她形容這種情況「非常反烏托邦」。
另一位申請者則特地回去取消了自己五個月前對哈里斯所有帖子的點贊。還有一位學生為了避免任何風險,甚至取消關注 Instagram 上頭像中帶有巴勒斯坦國旗或西瓜表情符號(支持巴勒斯坦的象徵)的人。
一位美國國務院高級官員在回應審查系統細節時稱,這是一項「常識性政策」,旨在尋找潛在的國家安全威脅,例如表達對恐怖主義的支持,或者對美國及美國人生活方式持有敵意。國務院同時表示,申請簽證是自願行為,個人可以自由決定是否前往美國。
然而,一些申請人指出,他們在社群平台上採取的這種極度審慎做法,與他們當初想去美國學習的初衷產生了衝突,因為美國一直以來都推崇言論自由。一名關注人權的簽證申請者反問:「某種程度上,美國的建國原則不正是言論自由嗎?」
但由於無法確定審查官對政策的解讀範圍,他最終選擇了「最安全的路線」:刪除自己從 2007 年開始的部分貼文,甚至取消追蹤任何帶有阿拉伯名字的帳號,即便只是電影群組。他甚至不敢點讚一個關於阿富汗慈善工作的 Instagram 影片,隨後又立刻取消,無奈地表示:「這聽起來很荒謬,但面對荒謬的政策,人們的反應自然也荒謬。」
另一位國際學生表示,他曾因學分問題發過一張「我想撞牆」的搞笑圖片,現在也已刪除,擔心簽證官會將其解讀為暴力傾向。
刪除帳號?隱瞞行為?申請者陷兩難
在論壇平台 Reddit 上,焦慮的簽證申請者們聚集在一起交流經驗。有人建議乾脆刪除所有社群帳號,但也有人警告這可能適得其反。因為國務院曾提醒各領事館,如果申請人的網路活動存取受限或可見度低,可能會被解讀為故意隱瞞某些行為。
來自奧地利、學習比較文學的碩士生卡約 · 費爾南德斯(Caio Fernandes)就親身經歷了這種困境。他表示,在 6 月 25 日的簽證面談中,幾乎所有問題都集中在他為什麼沒有社交媒體帳號。費爾南德斯申請的是為期一學期的交流項目,但最終卻被以「未能證明非移民意圖」為由拒簽。費爾南德斯說:「我覺得簽證官心裡就是認定我在隱藏什麼。」
美國移民律師理查德 · 赫爾曼(Richard Herman)指出:「大使館有非常廣泛的自由裁量權,可以說你行或不行。他們不會告訴你具體原因,也沒有上訴程序,幾乎沒有監督。」不過,赫爾曼還是建議學生:「深呼吸,不要貿然刪帳號。」
「社媒清理」為 AI 服務開闢新路
在這種背景下,一些主打數據刪除和篩選服務的科技公司開始瞄準國際學生展開行銷,將「社媒清理」變成一個新興產業。
一家名為 Phyllo 的公司在宣傳其 AI 社媒篩選工具時打出口號:「你通往美國的旅程,不該因為一條舊貼文而終止。」他們會對客戶的內容進行風險評級,評估要素包括宗教極端主義、政治內容及「非法移民倡議」等。
另一家公司 Redact.dev 則提供一鍵大量刪除社群平台舊貼文的服務。他們在政策出台後第二天就發文提示簽證申請人:「現在正是清查你網上言論的時刻,別讓舊觀點和過於政治化的言論出問題。」Redact.dev 的創辦人丹 · 索爾特曼(Dan Saltman)表示,人們對政治言論的擔憂是前所未有的。他說,公司今年用戶數每月成長 15%,其中不少來自東亞。
無法表達自我 「沒個性」至上
除了簽證申請,川普政府還在加緊打壓校園內的親巴勒斯坦運動,涉案人群中包括在美國際學生。國務院的電報指示簽證官考慮申請人是否有政治活動史,以及是否可能繼續參與,進而影響其學術活動。重點要關注與暴力、非法觀點或不當行為有關的活動,包括反猶太主義騷擾和對恐怖分子的支持。
馬德琳表示,她以前會「瘋狂轉發關於加沙戰爭的內容,Instagram Story 整天都被那類內容刷屏。」但在申請簽證期間,她告訴朋友:「從現在開始,我不再討論任何政治。」
一位來自印度的碩士新生在 Instagram 上關注了超模吉吉 · 哈迪德(Gigi Hadid),哈迪德約有 7600 萬粉絲,也是巴勒斯坦裔。這位學生說:「她是那麼棒的模特兒,但我現在都在想:我還該不該關注她?我關注她會不會被認定為『支持戰爭中的某一方』,然後就此被拒簽?」
這位學生還無奈地表示:「我現在整個網路形象就是『沒個性』,你的自我表達完全受限了。」即將入學的交換生朱利亞諾(Juliano)則擔憂那些幾十年來一直在 Reddit 或 Twitter 上發布內容的人:「比如說,如果你改變了過去的想法,會發生什麼?這會被如何評判?」
哈佛大學面臨進一步施壓
川普政府的國際學生政策正進入前所未有的高壓模式。美國國土安全部於週三向哈佛大學發出傳票,試圖強制這所常春藤盟校披露其國際學生的資訊。
國土安全部助理部長特里莎 · 麥克勞克林(Tricia McLaughlin)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我們原本希望用更溫和的方式與哈佛合作。但由於他們拒絕配合,我們現在只能採取強硬手段。哈佛和其他大學一樣,允許外國學生濫用簽證權限,在校園內鼓吹暴力和恐怖主義。如果哈佛不願意捍衛其學生的利益,我們就會出手。」
這份傳票的發出,正值哈佛大學與川普政府圍繞該校逾 7,000 名持簽證的國際學生爭執數月之際。國土安全部長克里斯蒂 · 諾姆(Kristi Noem)一直試圖撤銷哈佛招收國際學生所需的資質認證,並要求該校提供有關這些學生的紀律記錄、涉罪信息,以及涉事學生參與抗議活動的音視頻資料。
國土安全部表示,哈佛先前曾多次拒絕配合相關要求。該機構目前正尋求強制哈佛交出「自 2020 年 1 月 1 日起與移民執法相關的記錄、通信和其他文件」。上個月,諾姆在《華盛頓郵報》上發表的評論文章中,便稱學生與交流訪問計畫(SEVP)認證是哈佛的一台巨大「印鈔機」。
她還為要求哈佛大學提供有關 2023 年 10 月哈馬斯襲擊以色列後參與抗議活動的學生的影片和背景資訊進行了辯護。她指責哈佛縱容並培植反猶太極端主義,庇護了包括許多持學生簽證在內的、應接受聯邦調查的相關人員。諾姆寫道:「我仍準備隨時撤銷哈佛大學的學生與交流訪問計畫認證。」
篩選邏輯 成為「行為忠誠」測驗
從暫停全球 F/M/J 簽證面試、強制公開社群媒體帳號、到以國家安全名義審查所有網路言論,川普政府對留學生的篩選邏輯已經快成為一次「行為忠誠測驗」。國際學生現在既要面對簽證的不確定性,也要承受輿論與政治環境的雙重壓力。一個關注,一次點贊,甚至發個表情包都有可能成為拒簽的導火線,這讓許多渴望赴美深造的學子們感到前所未有的焦慮與無助。
- EBC全球百萬美金交易大賽 立即體驗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