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人害己!川普祭出50%銅關稅 恐重挫美國AI產業
鉅亨網編譯余曉惠
美國總統川普拋出震撼彈,周三 (9 日) 宣布輸美銅礦的 50% 關稅將從 8 月 1 日生效,由於銅廣泛運用在資料中心和電網,此舉將打擊美國多年來為發展人工智慧 (AI) 所做的努力。

對銅礦的關稅稅率,比照 6 月已經宣布的鋼鋁關稅,實行之後勢必嚴重打擊美國的 AI 發展。
GammaRoad Capital Partners 投資長 Jordan Rizzuto 說:「假設關稅在幾周內要提高到 50%,這可能大幅衝擊所有正在評估或已經承諾興建的資料中心計畫。」
根據礦業巨擘必和必拓 (BHP),銅礦用於資料中心伺服器的晶片、線路和電源連接,以及冷卻系統和傳輸地覽。不僅如此,銅也被用於供電給資料中心的電網中。
瑞銀 (UBS)5 月曾預估,今年全球 AI 資本支出將成長 60% 至 3600 億美元,2026 年再進一步擴增 33%,達到 4800 億美元。
StoneX 資深金屬需求分析師 Natalie Scott-Gray 說,從 AI 基礎設備的成本角度來看,「銅是建造 AI 資料中心和半導體工廠的關鍵材料」,關稅將導致美國銅價大幅上漲,立即提高企業建設和擴大 AI 基礎建設的成本。
延誤 AI 既定投資案
除了成本上漲之外,Scott-Gray 說:「價格突然飆漲、供應受限,還有可能讓大型科技公司的既定投資計畫被延後,甚至被迫取消。」
根據銅業發展協會 (Copper Development Association) 的資料,一座傳統資料中心可能需要 5000 至 1.5 萬公噸的銅。另據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統計,2024 年 12 月,美國銅礦生產的可回收銅產量為 9.16 萬噸。
在川普祭出關稅威脅後,紐約銅價創新高,紐約 9 月銅期貨周二大漲 13%,收在每磅 5.6855 美元,是 1968 年有紀錄以來最高,也是史上最大單日漲幅。銅價從年初到周二為止共上漲約 41%。
衝擊深遠
若價格持續上揚,高關稅將帶來廣泛衝擊。
LPL Financial 首席技術策略師 Adam Turnquist 周三說:「銅價上漲將大幅影響密集使用銅礦的產業,如建築工程、設備製造、電動車與電子產品。正因為銅的用途廣泛,高關稅也可能引發通膨疑慮。」
Mount Lucas Management 共同投資長 David Aspell 指出,50% 的稅率遠超過市場預期,值得注意的是,美國進口銅的主要來源包括智利、加拿大、墨西哥與祕魯,這些都是美國的盟友。

川普在 2 月 25 日指示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 (Howard Lutnick) 針對「銅進口是否構成國安威脅」展開調查,並建議因應方式,可能包括「關稅、出口管制,或鼓勵國產化的獎勵措施」。該命令賦予商務部 270 天期限,目前報告已完成並提交總統。
銅業組織:關稅恐反傷美企
美國銅業協會(CDA)在 3 月對此調查表示,美國銅與銅合金加工產業高度依賴從既有貿易夥伴的進口精煉銅。
CDA 表示支持推動美國本土的銅供應發展,但也警告:「考量到新產能啟動需要長時間準備,對精煉銅加徵關稅,將傷害美國半製程產業,甚至可能加劇國安風險。」
美國難自給自足
美國銅供應原本就在吃緊狀態。Mount Lucas 的 Aspell 指出,目前銅市場的基本面正處於供應吃緊階段,解決此問題需要長期投入,因為銅屬於長周期商品,開發新礦區往往耗時多年。另一方面,需求前景也樂觀。
USGS 預估,2024 年美國可回收銅礦產量為 110 萬噸,但美國精煉銅的國內消費量高達 160 萬噸,供需明顯失衡。
GammaRoad 分析師 Rizzuto 說:「從長期來看,美國目前的開採與精煉能力,無法支撐未來的需求增長。開發新礦區平均需 17 年,絕非短期內可解決的問題。」
市場提前備貨 但恐改變供應流向
市場交易商最近幾個月已經提前備戰,趕在關稅生效前大量進口銅礦。Rizzuto 表示,短期內邊際供給增加,可暫時滿足需求。
但 StoneX 的 Scott-Gray 指出,市場需求模式可能因此改變。在關稅實施後,主力生產商更可能將大量銅運往中國,因為中國是全球最大消費國,且具備精煉能力。
這些動態綜合起來,對銅價都是看漲訊號。
AI 成本攀升、電網建設受阻
然而,美國 AI 的建設成本也可能隨著關稅上漲而「大幅增加」。
Sprott 資產管理公司 ETF 產品經理 Jacob White 表示,對於高利潤且有長期建設計畫的大型科技公司來說,銅關稅不至於阻斷 AI 部署進度表,但勢必造成「摩擦」。
他指出:「更重要的是,這項政策可能拉高電網擴建與新能源整合的成本與進度,而這正是支撐 AI 發展不可或缺的條件。」
White 強調,在美國銅產量仍不足、進口依賴難解的情況下,新關稅將進一步拉長供應周期。他說:「從發現銅礦到正式量產,平均需花 17 年。」
他認為,這項關稅與川普政府過去積極推動 AI、資料中心與電氣化的立場有所違背,政策矛盾讓外界不解。
- 市場震盪加劇,別怕進場!三大策略逆勢突圍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