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型失效 貨幣交易員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
鉅亨網編譯羅昀玫
《彭博》報導,在美國總統川普的稅收與關稅政策影響下,美元今年以來意外大幅走貶,對歐元與瑞士法郎的跌幅超過 10%,徹底顛覆市場對匯率走勢的傳統判斷,也讓華爾街一向倚賴的貨幣交易模型與訊號接連失靈。交易員們坦言,在這個充滿不確定性的「新常態」中,他們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困境。

一向被視為最穩健的貨幣投資策略,正在接連失效。
根據資料顯示,今年追蹤主要貨幣基金表現的指數僅上漲 0.6%,有可能創下自 2017 年以來最差年度回報。
包括瑞銀與瑞穗在內的多位交易員透露,他們長期依賴的交易模型如今頻頻出錯,原本根據利率差異或避險需求進行的判斷,結果往往事與願違。
瑞穗證券的交易員 Jordan Rochester 分享,這樣的困惑已成為辦公室日常。他的同事、期權交易員 Nikhil Kochhar 常在面對異常市場波動時大喊「為什麼」,最後甚至收到一頂印有該口頭禪的棒球帽作為玩笑。
Rochester 稱:「或許幾個月後會有人說,『怎麼不早點做空美元?不是很明顯嗎?』但事實上,這一點也不明顯」。
儘管美國與歐洲的利率差距持續擴大,美國聯邦資金利率維持在 4.25% 至 4.5%,而歐洲央行則已連八次降息至 2%,但美元卻持續走軟,歐元對美元今年已飆升 13%,創下四年新高,這與傳統的利差交易邏輯背道而馳。
First Eagle Investments 資深投資人 Idanna Appio 坦言,她的模型仍建議對美元持中立,但她憑直覺選擇繼續做空美元,轉而持有歐元與日元。
她指出:「利差理論曾長期有效,但現在顯然有其他力量在推動市場。」
Jefferies 外匯部門主管 Brad Bechtel 則預期,美元最終將出現急漲修正,重新與利率趨勢對齊。他直言:「驅動市場的力量已變得極端,因為它沒有改變央行政策或經濟預期,顯然某些地方出現了問題。」
除了利率因素,資產之間的傳統關聯性也出現中斷。
以往美元作為避險資產,在市場恐慌時應會上漲,但近期卻與 VIX 恐慌指數呈現反向走勢。在 6 月 23 日伊朗襲擊卡達美軍基地後,雖然布倫特原油一度飆破每桶 81 美元,但美元波動幅度卻遠低於市場預期。
瑞穗交易員科查表示:「當市場關聯性崩潰時,交易變得非常困難。連中東衝突這樣的事件,也讓人難以判斷美元走向。」
交易員普遍認為,新一波市場力量正影響美元,包括資金自美國流出,或外資使用美元對沖工具等,但缺乏即時數據使得這些變化難以追蹤,進一步加劇市場不確定性。
瑞銀貨幣衍生品交易員 Lu Xin 則指出,為因應當前環境,許多交易員選擇降低風險、簡化操作。「大家不再依賴經驗法則,因為那已經失效了,更多的不確定性成為新常態。」
(本文不開放合作夥伴轉載)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