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者情緒「接近狂熱」:小型股漲勢能否持續?
鉅亨網編譯劉祥航 綜合報導
美國股市近期出現過熱跡象,其中小型股反彈尤為顯著,漲勢甚至超越標普 500 指數,儘管小型股通常債務負擔較重且獲利能力較低。這種現象顯示投資者正從防禦性策略,轉向更具投機性的領域。

然而,歷史經驗顯示,當市場熱情達到狂熱階段時,對小型股而言可能是一個不祥之兆。
彭博行業研究(Bloomberg Intelligence, BI)的投資者情緒指標已從 4 月的「恐慌模式」升至 6 月的「接近狂熱」。BI 策略師指出,一旦該指標觸及「狂熱」,市場往往會降溫,且小型股表現開始落後大型股。
例如,在 2012 年至 2023 年間,出現「狂熱」讀數後的 3 個月內,標普 500 指數曾超越羅素 2000 指數(小型股基準)178 個基點。此前,在川普總統第二次當選後的市場強勁漲勢中,BI 指標於 1 月底達「狂熱」水準,隨後 3 個月,羅素 2000 指數跌幅顯著大於標普 500 指數,分別重挫 14% 與 7.8%。
小型股普遍被視為景氣循環股,在經濟復甦初期表現良好,並在市場回暖時跑贏大盤。它們也是傳統上的領先指標,往往率先反映經濟的波動。
近期,受惠於美國就業市場穩健的跡象,小型股和大型股均展現出韌性。羅素 2000 指數本月已突破其長期交易區間,部分觀點認為小型股有望續漲。
22V Research 的 Dennis DeBusschere 便建議長期持有小型股,理由是經濟成長雖然放緩但穩定,加上金融條件寬鬆以及稅收與支出協議,預示著 2026 年上半年經濟將有所成長,這對風險較高或對經濟敏感的股票有利。
不過,面對貿易談判期限逼近以及經濟前景的不確定性,部分策略師仍建議投資者堅守大型股。
巴克萊策略師 Venu Krishna 表示,儘管川普的稅收法案有望使小型股的獲利實現雙位數增長,但考慮到經濟與調查數據走弱,他仍偏好大型股。
他認為,大型股在獲利修正、利潤率、資產負債表及對 AI 等宏觀成長驅動因素的槓桿作用上表現更佳。Krishna 指出,基本面並不支持將資金從大型股轉向小型股。
- 市場震盪加劇,別怕進場!三大策略逆勢突圍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