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美股

川普《大而美法案》的影響分析一次看:華爾街、投資人、電動車、AI皆受影響!

鉅亨網新聞中心


美國總統川普於美國國慶日(4 日)簽署《大而美法案》(One Big Beautiful Bill Act),延續 2017 年《減稅與就業法案》,將原定 2025 年到期的優惠稅制延長並擴大。此舉被視為川普 2024 競選承諾的實現,也引發全球市場對美國財政未來的高度關注。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川普通過《大而美法案》。(圖:Shutterstock)

目前《大而美法案》正引發全球熱議,大家普遍關注美國政府的高赤字風險,對未來經濟成長的威脅,以及對世界各國發展帶來的挑戰。


根據川普《大而美法案》的最終版本,本文嘗試從不同產業、產業視角分析其所帶來的影響分析。

華爾街

根據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CBO)數據,新通過的法案將使聯邦赤字到 2034 年底增加 3.4 兆美元。由於參議院將部分稅收減免政策永久化,赤字規模可能進一步擴大。

在沒有戰爭或疫情等重大危機下,美國依然大舉舉債,赤字占 GDP 比重已回到金融海嘯和新冠疫情時期水準。經濟學家與投資人警告,美國債務不再是暫時現象,而是制度性問題。

部分投資者形容美國政府為「無限刷卡的青少年」,長期無節制的舉債恐導致國債供過於求,推高殖利率與借貸成本,影響房貸、車貸與企業融資。

截至上一財政年度,美國年度赤字達 1.8 兆美元,相當於 GDP 的 6%。穆迪預估,到 2035 年,這一比例將升至近 9%,公債總額將突破 GDP 的 130%,遠超 1946 年創下的 106% 歷史紀錄。

此外,美元也面臨壓力,上半年兌主要貨幣創下 1973 年以來最大跌幅。債務預期惡化,使外國投資人對持有美債的意願可能下降,特別是外國央行持有近三分之一美債的情況下,風險不容忽視。

橋水基金創始人達里歐 (Ray Dalio) 警告說,共和黨這項法案「反映了一個寧願迎合選民也不願審慎行事的政治體系」。

若維持目前路線,最終將導致債券市場下滑、嚴重的經濟萎縮、或聯準會採取助長通膨的干預措施,或三者兼而有之。

公眾持有的美國債務中,近三分之一由外國人持有,包括外國央行。如果他們開始更擔心美國龐大的債務負擔,持有意願可能會降低。

矽谷投資者

該法案將讓「合格小型企業股票」(Qualified Small Business Stock) 的稅收豁免範圍被擴大,允許新創公司的投資者提前出售更多持股而無需繳納資本利得稅。

新法案將每家發行人符合條件的收益上限,從 1,000 萬美元提高到 1,500 萬美元,並縮短了投資者享受這些優惠所需滿足的持股期限。

晶片製造商

根據《大而美法案》,在美國新建工廠的半導體製造商的稅收抵免,將從 25% 提高到 35%,這是川普政府為推動 AI 關鍵技術的美國本土化生產而採取的舉措之一。

享受這項優惠的項目必須在 2026 年底前開工。如果英特爾 (INTC-US) 和美光科技 (MICR-US) 等公司擴大在美國的製造業務,可能會成為受益者。

AI 和科技公司

一項原本會暫停各州 AI 監管 10 年(後縮短至 5 年)的條款從法案中被刪除。科技領袖曾遊說爭取這項禁令,認為遵守各地零散的州法規會限制高風險 AI 競賽中的創新。

電動車

根據新法,購買電動車的稅收抵免將於 9 月 30 日到期。其中包括購買新電動車可獲得 7,500 美元的獎勵,購買二手電動車可獲得 4,000 美元的獎勵。購買和安裝家用充電站的稅收抵免將於 2026 年 6 月 30 日到期。

這將為特斯拉 (TSLA-US) 、福特汽車、BMW、現代汽車等汽車製造商帶來挑戰。

這些公司在美國市場銷售電動車本就艱難,其市佔率停滯在新車市場的 8% 左右。該法案的早期版本曾將電動車補貼保留至 2026 年。

化石燃料公司

該法案對石油與天然氣產業極為有利,不僅重新啟動阿拉斯加等地的油氣租約,還恢復低特許使用費率並提高碳捕捉補貼,允許業者抵扣開採與開發成本。

太陽能和風能

在 12 個月的新再生能源專案啟動窗口期過後,開發商將不再有資格獲得特別稅收抵免。

生產太陽能板等再生能源設備的美國工廠,應該會看到訂單的短期增長,原因是開發商試圖搶在截止日期前完成專案。但在那之後,他們擔心客戶會轉而從中國採購。

航運公司和線上零售商

像 Sézane 服裝和 Diadora 運動鞋這樣的直銷品牌,可能受到法案中一項條款的衝擊,這項條款終止了目前允許價值 800 美元或以下的包裹,從中國和香港以外的地區免稅進口的小額豁免規則。

聯邦快遞 (FDX-US) 、聯合包裹 (UPS-US)、DHL、貨運航空公司和客運航空公司,近年來受益於電商包裹運輸量的激增,若成本增加導致消費者需求減弱,它們的包裹運輸量可能回落。

美國海關和邊境保護局 (CBP) 表示,2024 年,他們每天要處理 400 萬個享受小額豁免規則的包裹。

州政府和地方稅

《大而美法案》將州和地方稅的最高扣除額,從目前的 1 萬美元提高到 4 萬美元,並在 2029 年之前每年增加 1%。

到 2030 年,上限將恢復到 1 萬美元。但一旦收入超過 50 萬美元,最高扣除額將開始逐漸減少。收入門檻也將在 2029 年之前每年增加 1%。

醫療補助

自 2026 年 12 月 31 日起,該法將對醫療補助受保者增加新的工作要求和更頻繁的資格審查。身體健全的成年人每月必須工作、參與志工服務或上學 80 小時,但有一些例外情況,包括 14 歲以下兒童的照顧者。

自 2028 年 10 月 1 日起,醫療補助擴展州將被要求向收入在聯邦貧困線 100% 至 138% 之間的參保者收取最高 35 美元的部分預約費用。

該法律也限制了各州用於吸引聯邦配套資金的稅收機制,這可能會影響醫院預算,尤其是在農村地區。

軍工承包商

五角大廈將在五年內為艦船、彈藥生產和飛彈防禦系統等大型項目投入約 1,500 億美元的預算,其中包括為計劃中的「金穹」(Golden Dome) 反導系統支付的約 250 億美元首付款。

這可能對洛克希德馬丁 (LMT-US) 和帕蘭提爾科技 (PLTR-US) 等公司有利。

航空

法案中包含 125 億美元用於改革美國的空中交通管制系統。航空公司的 CEO 們紛紛支持這項計劃,並表示陳舊的設施和設備導致航班延誤。

產業組織稱讚該法案為一筆首付款,但表示要徹底實現系統現代化還需要數以十億美元計的資金。

擇校權

法案透過一項新的稅收抵免讓私立學校、保守派擇校權活動人士贏得了巨大勝利。納稅人現在可將應繳稅款中最高 1,700 美元,轉給那些向學生提供津貼以幫助他們入讀私立學校的組織。

但各州需要選擇加入這個計劃,這可能會在被選民或議員否決的地方引發爭議。

私募股權

川普曾要求國會提高對附帶權益收入 (carried interest income) 的稅收,但該條款並未出現在法案中。附帶權益收入是私募基金經理人在某些投資獲利出售時所獲得的收入。

根據現行規定,持有至少三年的投資的附帶權益,可享有適用於長期資本利得的較低稅率,遠低於普通收入的稅率。現行製度的批評者稱,附帶權益更像是勞動報酬,而非初始投資的資本利得。

製造商

企業將獲得一系列旨在激勵美國製造業的稅收減免。只要工廠在 2025 年 1 月 19 日(川普就職典禮的前一天)之後開工,並在 2031 年之前投入使用,就可以對建廠成本全額抵扣。該法案為設備和研發成本提供了更具永久性也更快速的抵扣機制。

房地產開發商

法案保留並擴大了現有的針對商業房地產投資者和開發商的稅收減免。其中包括「獎勵折舊」,這是 2017 年減稅政策中的一個特色,將允許房地產公司 100% 抵扣許多房產改善費用。

法案還將針對房地產開發的稅收遞延「機會區」的投資永久納入稅法,並保留了 2017 年對廣泛用於擁有和管理商業房地產的穿透式實體(如有限責任公司)的稅收減免。

平價房屋建設預計也將獲得提振。法案將低收入住房稅收抵免 (Low-Income Housing Tax Credit) 擴大了 12%,該計劃每年為約 50,000 套新住房的開發提供資金。

小費

根據新計劃,在 2025 至 2028 納稅年度,員工可從應稅收入中扣除最高 2.5 萬美元的小費。然而,這僅適用於聯邦所得稅,不適用於州稅或工資稅。

一旦收入超過 15 萬美元,最高扣除額就開始縮減。只有某些職業才有資格享有小費扣除額,財政部必須在法案頒布後 90 天內公佈名單。

零售商

由於法案保留了目前 21% 的企業所得稅稅率,零售商將成為最大的受益者之一。在 2017 年的法案將該稅率從 35% 下調之前,零售商支付的實際稅率最高。

像梅西百貨 (M-US) 和 Kohl’s 這樣的公司主要在美國運營,在製造和研發方面花費很少,因此在這些活動上很少申請抵扣。

考慮到該產業正面臨川普政府貿易戰所帶來的成本上升壓力,2017 年減稅政策的保留是個好消息。

食品公司

削減美國營養和補充營養援助計劃,對包裝食品公司來說將是壞消息。大型食品公司尤其依賴美國補充營養協助計畫受益者的消費,許多公司已將 2023 年該計畫的削減列為導致公司銷售下滑的原因之一。

Bernstein 分析師估計,美國補充營養協助計畫受益者占到食品雜貨支出的近 9%,卡夫亨氏 (KHC-US) 、通用磨坊 (GIS-US) 和 J.M. 斯馬克 (SJM-US) 可能因該計劃被削減而首當其衝。

大學

法案提議根據私立學院和大學的財富水準,對其年度投資收益分別徵稅 8%、4% 和 1.4%,高於目前 1.4% 的稅率。

支付學費的學生人數少於 3,000 人的小型學院成為贏家,將獲得豁免。加州理工學院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以及捐贈基金超過 10 億美元的小型文理學院,如格林內爾學院 (Grinnell College) 和鮑登學院 (Bowdoin College),預計將從中受益。

最大的輸家預計是哈佛大學 (Harvard)、耶魯大學 (Yale)、普林斯頓大學 (Princeton)、史丹佛大學 (Stanford)、麻省理工學院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這些學校預計將以 8% 繳稅。

根據該計劃,預計還有大約 10 所其他研究型大學也將繳納稅款,大大減少了繳納捐贈稅的學校數量。

醫院

同時,該法案還削弱了各州提高醫療補助計劃對醫院支付款項的權力。

各州越來越多地對醫院徵稅,以獲得聯邦政府的醫療補助計劃配套資金。醫院通常會對此類徵稅表示反對,但在這種情況下,醫院通常會以提高支付率的形式,收回比其支付的款項更多的資金。

在根據《平價醫療法案》(Affordable Care Act) 擴大了醫療補助計劃的 40 個州中,新法案將最高稅率從醫院患者淨收入的 6% 降至 3.5%。在未擴大醫療補助計劃的州,其州級「醫療服務提供者稅」將在法案簽署時凍結在現有水準。

加班費

該法案增加了「加班免稅」抵扣額,個人最高抵扣額為 12,500 美元,已婚夫婦最高抵扣額為 25,000 美元。年收入 150,000 美元或以下的個人將有資格享受最高抵扣額。

此抵扣額將於 2025 至 2028 課稅年度生效,且僅適用於聯邦所得稅,不適用於州稅或薪資稅。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