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6月ISM非製造業指數重返榮枯線上 就業卻持續萎縮
鉅亨網編譯段智恆 綜合外電
根據美國供應管理協會 (ISM) 周四 (3 日) 公布的數據,6 月美國服務業活動重返擴張區間,表現略優於預期,但就業指標卻出現今年以來第三度萎縮,突顯企業在貿易政策不確定下仍趨於保守,同時通膨壓力仍未消退,增添市場對景氣前景的複雜看法。

美國 6 月 ISM 非製造業指數細項:(50 為榮枯線)
- 商業活動生產指數報 54.2,前值 50.0
- 新訂單指數報 51.3,前值 46.4
- 僱傭指數報 47.2,前值 50.7
- 供應商交貨指數報 50.3,前值 52.5
- 存貨指數報 52.7,前值 49.7
- 價格指數報 67.5,前值 68.7
- 未完成訂單指數報 42.4,前值 43.4
- 新出口訂單指數報 51.1,前值 48.5
- 進口指數報 51.7,前值 48.2
- 庫存景氣指數報 57.1,前值 62.9

服務業活動回溫 訂單重回成長
ISM 非製造業指數自 5 月的 49.9 回升至 50.8,略優於市場預期的 50.6,重新站上榮枯線。ISM 表示,儘管經濟成長緩慢、前景不明,但包括運輸倉儲、公用事業與娛樂等 10 個產業在 6 月呈現擴張,反映整體活動動能有回升跡象。

新訂單指數自 5 月的 46.4 反彈至 51.3,回到成長區間,其中不少企業指出高利率仍造成壓力,但供應狀況穩定、需求逐步回升。而同日標普全球 (S&P Global) 公布的 6 月服務業採購經理人指數 (PMI) 終值雖由 53.7 微幅降至 52.9,仍處擴張水準。
就業再度萎縮 企業觀望情緒濃
儘管訂單改善,企業在人力調整上依舊謹慎。ISM 就業指數由 50.7 大跌至 47.2,是近四個月以來的最大降幅,也為今年第三度跌入萎縮。ISM 表示,企業普遍對新增或替補職缺進行更嚴格審查,與近期民間服務業就業增幅放緩相呼應。

專家指出,隨著川普政府對進口商品提高關稅的 90 天緩衝期即將結束,企業面臨政策轉折風險,對人力與資本支出均趨保守。不少業者也坦言,對政府政策前景缺乏信心,影響中短期決策。
物價壓力仍大 關稅效應恐於夏季浮現
雖然 6 月價格指數自 68.7 回落至 67.5,顯示漲勢略有放緩,但整體物價壓力仍處於兩年來相對高檔。多家業者反映,來自關稅的成本轉嫁仍在持續,尤其人工智慧 (AI) 與軟體即服務 (SaaS) 服務趁機調漲價格,也加劇終端售價壓力。
ISM 調查中也指出,庫存增加的同時,對庫存水準的樂觀看法略有降溫,可能反映部分企業對需求後市仍抱持觀望。
儘管經濟數據未陷入全面衰退,聯準會 (Fed) 主席鮑爾本周仍強調「觀望與評估」的重要性,並可能等到 9 月再做利率決策。經濟學家普遍認為,若服務業無法延續成長動能,或將加快 Fed 啟動降息的時點。
- 以伊衝突看懂局勢,掌握搶進關鍵>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