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降溫!陸廠低價競爭加劇 韓三大造船商訂單僅達目標一半 全球市佔萎縮至24%
鉅亨網編譯陳韋廷
最新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南韓三大造船廠不僅未能完成年初設定的訂單目標的一半,與去年同期相比的整體接單數量也顯著下滑,主要因為全球船舶訂單大減,加上中國憑藉低價策略發起激烈競爭,南韓造船業正面臨嚴峻挑戰。專家憂心,造船業景氣下跌已成現實,若此趨勢持續,南韓造船廠在 3 至 4 年後恐面臨船塢空置的糟糕局面。

南韓媒體《每日經濟》報導,HD 韓國造船海洋今年上半年共接獲 76 艘新船訂單,金額 105 億美元,較一年前 121 艘大幅減少 62.8%,但達成年度訂單目標的 58.2%。
從船型來看,包括液化天然氣 (LNG) 運輸船 5 艘、LNG 加注船 6 艘、液化石油氣 (LPG) 及液態氨運輸船 8 艘、乙烷運輸船 2 艘、貨櫃船 44 艘以及油輪 11 艘。
HD 韓國造船海洋相關人士表示,在環保船舶需求持續增長的市場環境下,年初保守訂定接單目標,並打算繼續以獲利為導向,推行選擇接單戰略。HD 韓國造船海洋是 HD 現代重工、HD 現代尾浦、HD 現代三湖的中間控股公司。
另一家大型船廠韓華海洋今年上半年共接獲 15 艘新船訂單,金額 30.7 億美元,其中包括 2 艘 LNG 運輸船、7 艘超大型油輪 (VLCC) 及 6 艘超大型貨櫃船。韓華海洋尚未公開年度訂單目標,但跟去年同期 27 艘、金額 53.3 億美元相比,接單減少約 40%。
三星重工今年上半年接獲新船訂單數量與去年同期持平,為 18 艘,但訂單金額僅 26 億美元,僅達成年度目標 98 億美元的 26.5%。
全球造船市場正在迅速降溫。根據 Clarksons Research 數據顯示,今年 5 月全球船舶訂單總量為 771 艘,共 166 萬修正總噸 (CGT),較去年同期 366 萬 CGT 衰退 55%。今年前 5 月,全球累計新船訂單為 515 艘,共 1592 萬 CGT,較去年同期 2918 萬 CGT 減半。南韓造船廠所佔比重為 381 萬 CGT(95 艘),市佔率僅 24%。
南韓主要船廠今年上半年表現低迷,但下半年高附加價值船型可望帶動訂單回溫。
韓華海洋正在參與巴西國家石油公司 (Petrobras) 即將發出的浮式生產儲卸油裝置 (FPSO) 專案投標,先前延後的莫三比克浮式天然氣液化裝置 (FLNG)2 號計畫(約 25 億美元) 則預計今年下半年簽約,三星重工業最有可能得標。
HD 現代三湖近期也獲得一筆來自大洋洲船東的 4 艘 LNG 運輸船訂單,金額達 1.3963 兆韓元 (約 10 億美元)。
此前,南韓三大造船廠合計僅獲 4 艘 LNG 新船訂單,業內人士目前相當關注來自美國 LNG 運輸船新一輪採購潮。美國正以德州和路易斯安那州為中心擴建 LNG 出口基地,截至 2027 年出口規模料將達到每年平均 1 億噸。
因此,市場預估美國必須新增至少 40 艘 LNG 運輸船,而這可能成為南韓造船廠的新機會。
- 以伊衝突看懂局勢,掌握搶進關鍵>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