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體唱多!大摩高盛等外資新共識:中國資產吸引力回升 結構性機會聚焦三大族群
鉅亨網編譯陳韋廷
隨著中國半年度經濟數據即將出爐,摩根士丹利 (下稱大摩) 摩根士丹利(MS-US) 、高盛集團 (GS-US) 、德意志銀行 (DB-US) 等外資相繼上調全年成長預期,直言中國經濟的韌性為全球市場注入信心。在政策紅利釋放與產業升級推動下,中國資產正成為國際資本重點佈局方向。

大摩最新報告將今明兩年中國經濟成長率預估值分別調升至 5.1% 與 5.3%,強調科技創新與政策支撐形成雙輪驅動。
高盛、野村等機構同步跟進調高預測,認為消費以舊換新政策顯效、製造業升級深化等結構性變化,正重塑經濟成長動能。
數據顯示,中國 5 月家電、通訊器材等耐久財零售額年增幅達 25.6%-53%,汽車銷售連續三個月超預期成長,印證內需修復動能強勁。
德意志銀行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熊奕指出,政策工具箱的精準施策是關鍵支撐。中國央行近期推出的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與財政支出前置,料將帶動下半年信貸脈衝式成長。
景順亞太策略師趙耀庭指出,財政預算擴容與特別國債發行預期,將為消費復甦提供持續彈藥。當前地方政府專案債發行進度較去年同期提升 35 個百分點,顯示政策發力正進入加速期。
資本市場對此反應敏銳。瑞銀股票策略師王宗豪在歐洲路演中發現,國際投資人對中國股市的風險偏好顯著回升。AI、新能源汽車等新質生產力領域成為資金重點關注方向,創業板指動態本益比回落至歷史 30% 分位,估值安全邊際凸顯。
大摩指出,政策底與市場底的共振正在形成,企業獲利改善預期與科技革命紅利,將支撐 A 股走出獨立行情。
此外,人民幣資產吸引力獲得系統性重估。德銀預測美元兌人民幣今年底將觸及 7.0 人民幣大關,大摩則從美元周期視角分析,聯準會 (Fed) 降息周期開啟與美國經濟動能衰減,將推動人民幣實質有效匯率溫和升值。
跨國資本流動監測數據也顯示,自 6 月以來,北向資金單日淨流入金額多次突破百億規模,外資持有 A 股市值佔比回升至 4.8%,接近歷史平均水問。
值得注意的是,外資普遍強調結構性機會大於全面行情。消費性電子、工業母機等高階製造業領域受惠於國產替代加速,綠色債券市場規模突破百萬億暗示綠色經濟即將爆發。在政策引導資金「脫虛向實」過程中,具技術障礙的創新企業正迎來價值重估窗口。隨著年中財報季接近,獲利確定性強的科創龍頭有望成為資金博弈主戰場。
- 檳城漲勢吸金,資金正悄悄進場中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