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邦財經論壇〉羅瑋:美元續下修「要有心理準備」Q3聚焦四大關鍵事件
鉅亨網記者陳于晴 台北
2025 年上半年國際政經局勢多變,牽動下半年全球經濟走向,富邦金 (2881-TW) 首席經濟學家羅瑋博士今 (1) 日指出,全球資金出現移轉,美元資產面臨評價調整,預期美元呈現微笑曲線調整,這波下修壓力仍會持續,複製川普上一任期選後走勢,大家要有心理準備;他強調,經貿政策的不確定性與貿易衝突升溫,正在侵蝕企業評價與投資信心,第三季須持續觀察以伊戰爭、關稅談判、大而美法案、全球央行年會等關鍵事件,建議投資人應建立具彈性的資產配置策略,提升現金流防禦力。

羅瑋於「2025 富邦財經趨勢論壇」年中場記者會指出,由於川普政策推動時程與影響層面超出市場預期,美國陷入停滯性通膨風險再起,美國例外論破滅;DeepSeek 橫空出世改變了 AI 投資思維,引導市場資金重新配置;川普政經變革促使歐洲各國自力自強,加速歐洲復興的預期;同時引起市場對美債可持續性的疑慮,亦導致全球資金出現移轉,投資人心態是否出現進一步變化,是今年下半年必須高度留意的焦點。
受各項因素衝擊干擾,2025 年上半年全球金融市場震盪劇烈,MSCI 全球指數波動率明顯上升。其中川普政府再度採取激進經貿政策,針對中國調高至 125% 對等關稅,並發起多項「232 條款」調查,擴及鋼鋁、汽車、藥品、半導體等關鍵領域,推高全球貿易緊張情勢。儘管 5 月美中雙方發表「日內瓦聯合聲明」,同意暫緩報復性措施並恢復協商,但市場普遍憂心其政策延續性與可預期性。
在亞洲方面,羅瑋說,台灣與越南受貿易打擊程度較高,其他東南亞國家如泰國、馬來西亞、印尼等,其實貿易逆差並不嚴重,卻也被課相對高的關稅,美國主要目的就是警告這些「中國 + 1 策略」受惠國家以後想都不要想,不准透過轉移到其他東南亞國家組裝規避高額關稅。
對於台灣而言,高額關稅打擊恐是三重影響,首先是對台灣出口、經濟造成正面衝擊;其次,假設台灣稅率比其他國家更高,將不利未來出口競爭;第三,許多企業在東南亞國家組裝,又被多課一層稅。不過,羅瑋指出,台灣可望成為首波與美方達成協議,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率團前往美國華府,於 6/25 與美方進行第二輪對等關稅實體磋商,雙方都認為談判取得建設性進展,期盼取得互利共贏結果。
財政方面,2024 年美國聯邦政府債務高達 36.2 兆美元,年度利息支出 1.1 兆美元,為白宮加徵關稅的原因之一。2024 年美國全年關稅收入為 789.2 億美元,今年前 5 個月關稅收入就達 606.1 億美元,其中對中國課徵項目貢獻逾七成。羅瑋表示,短期美國財政收入看似增加,實則隱藏結構性赤字壓力,若利率居高不下或市場信心轉弱,美元資產將面臨評價調整。
羅瑋進一步指出,美元指數近一年與 Fed 貨幣政策走勢脫鉤,儘管 G10 央行降息幅度超過 Fed,但因全球資金移轉,美元走勢相對偏弱。美、歐、日三大央行維持縮表政策,隨著市場投資氛圍改變,長端債券殖利率上揚,導致債市波動加劇。展望下半年,若美元資產吸引力下降,長端殖利率將面臨上行壓力,信用債利差亦可能擴大。
談及美元指數修正壓力,羅瑋以微笑曲線來形容,當美國景氣強勁時,確實是美元的天下、走勢較強,但隨著美國例外論破滅,美元轉弱,除了美元資產之外,市場資金流向其他的投資機會,事實上,美元目前整體走勢與川普上一任期選前選後是差不多的,2017 年選前走強、選後下滑,直到 2018 年才開始反彈,預期今年這波美元下行走勢也會複製,請大家要有心理準備。
- 以伊衝突看懂局勢,掌握搶進關鍵>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鉅亨贏指標
了解更多#大戶買散戶拋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