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王」香港上市劍指全球擴張 募資近400億港元九成投向匈牙利
鉅亨網新聞中心

全球新能源電池龍頭企業寧德時代 (CATL) 於 5 月 20 日正式在香港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達成今年以來全球規模最大、也是自 2021 年 2 月快手以來香港最大規模的 IPO 項目。這標誌著這家已在深圳 A 股上市的電池巨頭,在資本市場邁出了國際化的關鍵一步。
寧德時代此次港股 IPO 的發行價格上限為每股 263 港元。據初步估算,本次 IPO 預計募資總額約為 40 億至 53 億美元。若按基礎發行規模 1.179 億股計算,將籌集 310 億港元,若行使超額配售權,融資額可能增至 46 億美元。香港聯交所披露的上市首日集資額為 356.6 億港元。
這次上市過程可謂「神速」。從 2 月 11 日遞交申請到 5 月 12 日啟動國際配售簿記,僅用三個月時間就完成了上市流程,展現了公司強大的執行力和市場影響力。上市首日開盤即大漲 12.93%,報價 297 港元,市值迅速突破萬億港元。收市時,股價報 307.6 港元,漲幅達 16.96%。公開發售和國際發售均獲得大幅超額認購,分別達 151.15 倍和 15.17 倍。
寧德時代選擇在香港進行二次上市,是基於其下一步發展的重要戰略決策。此舉旨在借助香港這一國際金融平台,進一步拓展海外市場,提升品牌在全球的影響力,為其國際化征程奠定堅實基礎。相較於北美市場可能面臨的政治、貿易不確定性,香港憑藉成熟的資本市場、法律體系和國際投資者資源,成為推進全球化戰略的最佳選擇。
本次港股上市所籌資金將主要用於海外業務擴張。根據招股書披露,約 90% 的募資資金將投向匈牙利德布勒森 (Debrecen) 電池製造基地建設。剩餘 10% 用於一般營運資金。匈牙利項目總投資規模約為 73.4 億歐元,規劃總產能 100GWh,建成後有望成為歐洲最大的動力電池生產基地。目前,一期項目部分產線已投入運行,電芯預計 2025 年下半年投產;二期工程也計畫於 2025 年開始建設。
選擇匈牙利建廠具有戰略考量,該地靠近寶馬、賓士、Stellantis 等主要汽車製造商的工廠,具備產業集聚基礎,且相較西歐國家營運成本較低。該工廠主要面向歐洲主流汽車客戶,支持其電動車本地化生產計畫。這也符合歐盟《淨零工業法案》鼓勵清潔技術本地化生產的政策導向。
加速全球佈局是寧德時代應對國內外雙重挑戰的關鍵。一方面,國內動力電池市場競爭激烈,中創新航、欣旺達、比亞迪等企業正在蠶食寧德時代的市場份額。同時,越來越多車企為降低對單一供應商的依賴,開始尋求多元化供應鏈甚至自主研發電池。寧德時代國內市場份額已從 2021 年的高峰 52.1% 下降到 2024 年的 45.1%。
另一方面,海外建廠和營運需要大量外匯。雖然公司現金儲備豐厚 (截至 2024 年底超過 2863 億元人民幣,持有 132.57 億美元及 16.16 億歐元),但仍難以覆蓋歐洲等地動輒數十億歐元的巨額投資需求。透過港股上市,寧德時代可以有效儲備外匯資金,為海外項目提供充足「彈藥」支持,並增強跨境資源整合能力。除了匈牙利,公司還在與 Stellantis 合作建設西班牙磷酸鐵鋰電池工廠 (投資額 41 億歐元,規劃產能 50GWh) 及印尼動力電池產業鏈項目 (投資 60 億美元,規劃年產能 15GWh)。
儘管面臨挑戰,寧德時代作為連續多年位居全球動力電池和儲能電池市佔率第一的龍頭企業,其稀缺性依然吸引了眾多投資者。本次港股 IPO 引入了超過 20 家基石投資者,包括科威特投資局 (KIA) 等海外主權基金、高瓴資本、高毅資產等知名私募,以及中石化等國央企巨頭,基石投資者合計認購金額達 203.71 億港元,佔發行規模的 65.7%。這些多元化的基石投資者背景,有助於寧德時代在全球擴張中綁定重要的資本盟友。
延伸閱讀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