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美股

AI融資神話不滅!00後創辦人重塑科技產業 Anysphere估值暴增至90億美元

鉅亨網新聞中心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AI融資神話不滅!00後創辦人重塑科技產業 Anysphere估值暴增至90億美元。(圖:shutterstock)

人工智慧(AI)領域的融資熱潮持續延燒,最新消息指出,知名 AI 新創公司 Anysphere 近期完成了一輪高達 9 億美元的融資,公司估值也達到 90 億美元,成為今年最受矚目的 AI 獨角獸企業。更引人注目的是,Anysphere 的幕後推手是四位 2000 年後出生的年輕人,他們在 AI 編程領域的創新突破,正快速席捲矽谷。

四位 MIT 學生打造 AI 超級獨角獸



Anysphere 的創辦團隊由四位麻省理工學院(MIT)的畢業生組成。2000 年出生的 Michael Truell 自小便展現出對程式設計的熱愛,高中時期與朋友共同創辦了程式設計競賽平台 Halite,在學生社群中廣受歡迎,並因此獲得了 ACM/CSTA Cutler-Bell 獎,這是年輕程式設計師能獲得的最高榮譽之一。

進入 MIT 後,Truell 修讀了電腦和數學專業,並在 Google、對沖基金 Two Sigma 和新創公司 Octant 實習。2022 年,他看準了 AI 在程式設計領域的巨大潛力,與三位 MIT 同學 Sualeh Asif、Arvid Lunnemark 和 Aman Sanger 共同創立了 Anysphere。

當時,微軟的 AI 程式設計工具 GitHub Copilot 已經問世,並獲得了廣泛採用。然而,Anysphere 的創辦團隊更有雄心壯志,他們希望能開發出更強大的 AI 程式設計工具,幫助程式設計師大幅提升工作效率,徹底改變軟體的開發方式。隔年,他們推出了 AI 程式設計工具 Cursor。

與 GitHub Copilot 側重於程式碼建議和自動完成不同,Cursor 的創新之處在於,它可以使用簡單的日常用語來生成程式碼。使用者只需輸入類似「幫我開發一個天氣應用程式」這樣的指令,Cursor 就能夠透過與大型語言模型的互動,自動完成程式碼的編寫,而且反應速度快、準確度高。

Cursor 憑藉其簡潔的介面和流暢的操作體驗,迅速獲得了許多程式設計師的青睞。Cloudflare 副總裁分享的一段影片更讓 Cursor 一炮而紅:他的八歲女兒只花了 45 分鐘,就用 Cursor 成功搭建了一個聊天機器人的網頁。此外,一款名為「小貓補光燈」的手機應用程式,也曾登上 App Store 付費排行榜的首位,而這款應用程式也是由開發者使用 Cursor 開發的。

Cursor 的用戶成長速度驚人,儘管其定價遠高於 GitHub Copilot Pro,但仍在短短一年內就實現了 1 億美元的年化收入,成為有史以來成長速度最快的新創公司之一。目前,Cursor 已經吸引了 OpenAI、Midjourney、Perplexity 和 Shopify 等知名企業成為其用戶。

值得一提的是,Cursor 並非基於微軟的程式碼編輯器 VS Code 開發,而是選擇直接進行底層重構,使其能夠相容於 GPT-4o 和 Claude 等多個 AI 模型,並進行了大量的優化。2023 年,Cursor 就進行了三次重大版本更新和近 40 次功能迭代。

Anysphere 的創辦人 Michael Truell 表示,AI 編碼領域的發展潛力巨大,他們不會滿足於簡單的複製貼上,而是會不斷精進技術。全球有超過 2600 萬名開發者,對於那些追求真正的 AI 原生體驗的開發者來說,這是一個巨大的市場。對這些年僅 25 歲的創辦人而言,打造出一間超級獨角獸企業只是個開始。

Anysphere 快速崛起,OpenAI 曾有意收購

Anysphere 成立至今,已經吸引了眾多知名投資機構的青睞。公司成立的第二年,就獲得了 OpenAI 的創業基金和創業加速器 Neo 等機構的種子輪投資,融資金額約 800 萬美元。

Neo 的合夥人 Ali Partovi 早在 Michael Truell 大學時期就認識他,並十分看好他的潛力,表示願意投資他未來的任何項目。Partovi 認為,許多人低估了年輕人的能力,但人類歷史上許多偉大的成就,其實都出自 20 歲出頭的年輕人之手。

Michael Truell 曾表示,在他們只有想法、還沒有做出任何成果的時候,Neo 就選擇支持他們,他們很感謝 Neo 願意花時間了解並投資那些尚未證明自己的創業者。

2024 年,Anysphere 啟動 A 輪融資時,矽谷的頂級投資人們紛紛爭相投資。知名創投公司 a16z 的投資團隊在與創辦人會面兩次後,就迅速決定投資。不僅如此,a16z 還在投資前就向 Anysphere 提供了 GPU 資源,這通常是已投資公司的特殊待遇。

Anysphere 的 A 輪融資最終募得 6,000 萬美元,由 a16z 領投,其他投資人包括 Thrive Capital、OpenAI、Stripe、GitHub、Ramp、Perplexity、Google 首席科學家 Jeff Dean 和 OpenAI 的高層等,公司估值達到 4 億美元。

a16z 曾表示,他們相信 Cursor 在眾多 AI 編程工具中脫穎而出,取得了顯著的成功。他們認為,Anysphere 的創辦人對於改進 AI 編程技術充滿熱情,並致力於打造卓越的開發者體驗。此後,a16z 幾乎參與了 Anysphere 的每一輪融資。

今年 1 月,Anysphere 宣布完成 1.05 億美元的 B 輪融資,投資人包括 Thrive Capital、a16z、Benchmark 和現有投資者。此輪融資後,Anysphere 的估值達到 26 億美元,短短四個月內估值就上漲了 550%,成為 AI 獨角獸。

最新消息顯示,Anysphere 又完成了一輪 9 億美元的融資,由 Thrive Capital 領投,a16z 和 Accel 等機構也參與了本輪融資。此輪融資後,Anysphere 的估值約為 90 億美元。

Anysphere 的創辦團隊表示,他們將會繼續全力發展 Cursor。他們曾表示,「一年後的 Cursor,將要讓今天的 Cursor 看起來過時。」

AI 淘金熱潮,真的是年輕人的事業?

放眼整個 AI 產業,一場前所未有的淘金熱潮正在上演。

近日有消息指出,OpenAI 正計劃進行公司史上最大手筆的收購案,斥資約 30 億美元收購 AI 編程工具新創公司 Windsurf。Windsurf 在去年由 General Catalyst 領投的 C 輪融資中,估值為 12.5 億美元。短短幾個月,公司估值就上漲了近三倍,讓背後的投資人得以高價退出。

有趣的是,OpenAI 其實從去年就開始多次嘗試收購 Anysphere,但都遭到拒絕。Anysphere 認為公司正處於快速發展階段,沒有出售的打算,更傾向於保持獨立營運。在收購 Anysphere 失敗後,OpenAI 轉而收購了其競爭對手 Windsurf。

可以確定的是,Cursor 不是第一個在 AI 浪潮中崛起的公司,也不會是最後一個。

儘管 AI 領域的融資熱潮引發了許多關於估值泡沫的擔憂,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也顯示了 2000 年後出生的年輕創辦人,正在 AI 這個新興領域嶄露頭角。

就在兩個月前,AI 招聘網站 Mercor 宣布完成 1 億美元的 B 輪融資,公司估值達到 20 億美元,是五個月前估值的八倍,成長速度驚人。Mercor 的創辦人是三位從大學輟學的 00 後,他們在大二時於宿舍創立了這家公司。短短兩年時間,Mercor 就成為了一家估值達到十億美元的獨角獸企業。

另一家 AI 程式公司 Magic 也備受矚目。這家僅有 20 多名員工的公司,已經獲得了 NVIDIA、Sequoia 和 Alphabet 等知名機構超過 5 億美元的投資,公司估值達到 15 億美元。Magic 的創辦人 Eric Steinberger 出生於 2000 年,是一位少年天才。他 14 歲時就透過麻省理工學院的線上課程自學電腦和物理,並以高中生的身份加入 Meta 實習。後來,他考入劍橋大學三一學院的電腦專業,但在一年後輟學創業。

在中國,00 後創辦人也開始在 AI 領域展露頭角。去年,靈初智能完成天使輪融資,由高瓴創投和藍馳創投領投。該公司的聯合創辦人陳源培是一位對機器人充滿熱情的 00 後,曾以 Stanford 訪問學者的身份,師從 Karen Liu 和李飛飛教授。另一家具身智慧公司 UniX AI 的創辦人兼 CEO 楊豐瑜,同樣出生於 2000 年,本科就讀於密西根大學的電腦專業,從耶魯大學博士畢業後回國創業。

中國一家頂尖的早期投資基金曾統計,2024 年他們投資的項目中,創辦人的平均年齡是歷年來最年輕的,其中 80% 是 1990 年後出生,甚至有 00 後嶄露頭角。有投資人分析指出,在這一波 AI 創業潮中,00 後、90 後和 80 後的創辦人站在同一起跑線上,甚至 00 後更具優勢。因為許多事物都是全新的,原有的經驗無法直接套用,而 00 後沒有包袱,對新事物的感知更加敏銳。

年輕人總是勇於創新。這些身為網路原住民的 00 後創辦人,大多擁有亮眼的學歷背景和豐富的人生經歷,並且具備全球化的視野和強大的學習能力。他們敢於想像,不受既有框架的限制,用新技術為這個時代寫下新的篇章。

真格基金的合夥人劉元曾在清科年會上表示,現在這個時代,對科技的理解越來越關鍵,創辦人不一定需要具備豐富的營運經驗,更可以是剛從學校畢業的年輕人。他們可能沒有畢業於名校,但在很年輕的時候就展現出了技術天賦,擁有從 0 到 1 的動手能力,這正是他們最看重的特質。

人工智慧是一個屬於年輕人的事業,而年輕一代也正在用他們的創新和熱情,開創 AI 的無限可能。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