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關稅戰反助推中美歐「三足鼎立」制約「美國優先」
鉅亨網新聞中心

《FT 中文網》專欄作者陳世淵認為,當前美國優先」和中美歐「三足鼎立」格局都正在形成,為冷戰結束後國際經濟秩序面臨最大的變革,但「三足鼎立」格局將對「美國優先」形成有力制約,以下摘錄其專欄:
目前,國際經濟秩序正經歷冷戰結束以來最大的變革。美國透過發起關稅戰,推動形成以「美國優先」為核心的貿易體系,意圖在這體系中享有特權,區別對待貿易夥伴,並對中國進行圍堵。這項做法無疑對國際經濟秩序造成了嚴重衝擊。然而,同時,中美歐之間的「三足鼎立」格局也逐漸形成,成為「美國優先」政策的重要制衡力量。
美國總統川普發起的關稅戰,背後有四大政策目標:平衡對外貿易、增加聯邦財政收入、重塑美國製造業、增強地緣政治優勢。川普政府設計的以美國為中心的國際貿易體系,顯現出明顯的特徵。
首先,美國政府宣揚市場准入的「特權論」,認為進入美國市場是一種特權,而非權利。這種觀點與世界貿易組織(WTO)所倡導的非歧視性和公平原則相違背。
其次,美國政府將國際貿易與國家安全緊密結合,試圖透過重塑全球貿易體系來增強供應鏈韌性和製造業回流。再者,美國對外貿易的「分組」政策開始形成,依據各國的貨幣政策和貿易協定將其劃分為不同組別,適用不同的關稅率。這種做法不僅違反了 WTO 的最惠國待遇原則,也為自由貿易精神帶來了極大衝擊。
此外,川普政府試圖建立圍堵中國的「關稅牆」,以施壓其他國家加入美國的對華關稅政策。
面對川普的極限施壓戰略,中國採取了三招反擊。
首先,中國嚴正聲明立場,堅決反對以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破壞多邊貿易體制,避免陷入美國的「談判陷阱」。
其次,中國展現強勁的國家實力,反擊美國的關稅戰,並利用自身的經濟、產業和科技優勢,維持國家利益。
最後,中國積極聯合國際社會,共同維護多邊國際貿易秩序,呼籲各方加強溝通協調,並保障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
在中美之間的博弈中,歐盟作為一個重要的經濟體,逐漸意識到自身利益的維護需要戰略自主。根據美國政治學家洛威爾. 迪特默(Lowell Dittmer)的「戰略三角」論述,當中美處於競爭激烈狀態,歐盟會有強烈動機選擇與中美均保持「友好」關係,從而使自己處於「戰略三角」中心位置,獲得顯著戰略利益。
美國和歐盟均是已開發國家,本是傳統盟友,但川普政府則發動關稅戰,推動形成「美國優先」貿易體系。而歐盟堅持一個開放的、以規則為基礎的、可預測的國際貿易體系,並且是以 WTO 為核心的多邊貿易管制體系的堅定支持者。歐洲和美國出現了難以彌合的裂縫。川普甚至聲稱,「歐盟的成立是為了在貿易上真正對美國造成傷害,這就是它成立的原因。」
歐盟對美國發起的關稅戰表示遺憾,並表示將繼續與所有關心公平和基於規則的貿易國家建立橋樑。
中美歐三大經濟體的實力相差不遠,正在形成「三足鼎立」的格局,這一格局將在捍衛多邊貿易體制、保障全球經濟穩定及維護廣大發展中經濟體利益等方面發揮關鍵作用。
總體而言,隨著「美國優先」貿易體系的建立和中美歐「三足鼎立」格局的形成,國際經濟秩序正面臨深刻的變革。未來的全球經濟格局將更加複雜,各國在應對這項變革時需謹慎行事,以維護自身的經濟利益和國際地位。
- 《Joe’s華爾街脈動》讀者意見募集中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