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美股

Temu、Shein失寵!美國人開始「報復性買本土貨」

鉅亨網編譯段智恆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Temu、Shein失寵!美國人開始「報復性買本土貨」(圖:REUTERS/TPG)

根據《彭博》周五 (16 日) 報導,美國政府關閉「小額豁免」(de minimis)政策後,中國電商平台 Temu 與 Shein 的成長動能急速下滑,美國消費者支出明顯轉向本土百貨與折扣服飾品牌。受惠於這波消費行為轉變,梅西百貨 (Macy’s)(M-US)、柯爾百貨(Kohl’s)(KSS-US) 與 Gap(GAP-US)等零售商迎來久違的銷售提振。

關稅新政重創 Temu 與 Shein


消費研究機構 Consumer Edge 的數據顯示,今年 4 月美國宣布取消「小額豁免」關稅政策後,Temu 與 Shein 的消費者支出大幅萎縮。該政策原本允許價值 800 美元以下的海外貨品免徵關稅,但美國總統川普 4 月宣布自 5 月 2 日起終止這項優惠,立即衝擊兩大中國電商平台的流量和銷售。

數據顯示,Temu 在 3 月的每日活躍用戶達 5,800 萬人,但 5 月已驟降至 4,120 萬人;Shein 的用戶也從 2,920 萬人降至 2,550 萬人。受到政策衝擊,兩大平台快速減少廣告投放,Temu 甚至僅推銷已運抵美國、不受新關稅影響的商品。

美國消費者支出回流本土零售商

Consumer Edge 進一步分析發現,停止使用 Temu 和 Shein 的美國消費者,將原先的網購預算大舉轉向本土百貨與服飾折扣通路。其中,梅西百貨旗下的布魯明黛 (Bloomingdale’s)、柯爾百貨,以及 Gap 的 Old Navy 等品牌最受青睞。

調查顯示,原先 Temu 客戶平均每筆訂單約 30 美元,Shein 客戶約 50 美元,這部分消費正逐漸流入美國零售市場。消費行為分析顯示,Temu 用戶偏好百貨公司多樣化的商品選擇,而 Shein 的消費者則轉向折扣服飾品牌尋求價格優勢。

Consumer Edge 副總裁 Michael Gunther 表示:「這是關稅政策變化下,消費行為轉變的早期信號。事實上,即便在川普宣布新關稅措施前,美國整體消費成長就已開始放緩。」

本土零售業迎來短期利多

隨著消費者回流,Gap 預期今年銷售成長可達 2%,儘管該公司約 10% 的服飾仍來自中國。梅西百貨則計劃未來兩年關閉 86 家表現不佳的門市,集中資源投資於表現強勁的核心據點。柯爾百貨也正進行門市調整,並於 5 月撤換 CEO,尋求營運轉型。

儘管美中貿易政策仍存不確定性,這波消費行為轉向為美國本土零售業注入了短期成長動能,市場關注這是否將帶動零售業進一步回溫。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