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4月單戶住宅開工與建照雙降 租屋時代回歸
鉅亨網編譯段智恆 綜合外電

綜合外媒周五 (16 日) 報導,美國 4 月住宅市場表現疲弱,單戶住宅開工率和營建許可數量雙雙下滑,高利率與關稅壓力持續打擊房市需求。儘管多戶住宅建設需求增加,仍難掩整體房市降溫態勢,市場再度出現「租屋時代回歸」的跡象。
單戶住宅開工放緩 建商調降「先建後售」規模
美國商務部數據顯示,4 月新屋開工經年率換算成長 1.6%,達到 136 萬戶,主要受多戶住宅建設成長 10.7% 帶動。然而,單戶住宅開工下滑 2.1%,折合年率降至 92.7 萬戶,創去年 7 月以來新低。



建商持續降低無買家即開工的「Spec Homes」規模,以避免過高庫存風險。大型建商 PulteGroup 已在第一季將開工數調降 10%,並減少平價住宅比重,轉向利潤較高的客製化住宅,以因應原物料價格不穩和關稅帶來的成本壓力。
建照大幅下滑 房市前景黯淡
4 月單戶住宅建照數下降 5.1%,跌至 92.2 萬戶,創近兩年新低,透露未來數月新屋開工將進一步放緩。多戶住宅建照也下滑 4.4%,整體市場對未來房市展望偏向保守。

根據全美住宅建商協會 (NAHB) 調查,建商信心指數已降至 2023 年底以來低點,高達 78% 的建商坦言,由於關稅與成本不確定性,近期難以調整房價策略。分析師指出,在庫存高企、貸款利率逼近 7% 之際,房市前景難言樂觀。
租屋需求增溫 「租屋時代」再現
雖然整體房市低迷,但多戶住宅開工連續第三個月上升,顯示租屋需求強勁。隨著房貸利率高企、購屋負擔沉重,越來越多民眾選擇租房而非購屋。輝達 (NVDA-US) 執行長黃仁勳日前也表示,當前高房價已讓年輕世代更傾向於租屋生活,「Renter Nation」現象正在美國重新上演。
市場對聯準會 (Fed) 降息的期待雖高,但經濟數據尚未出現明顯轉折。亞特蘭大聯準銀行的 GDPNow 模型顯示,第二季住宅投資對經濟成長的貢獻預計將接近零。投資人對 Fed 能否有效提振房市信心仍存疑慮。
- 《Joe’s華爾街脈動》讀者意見募集中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