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股是升值下的贏家
先探投資週刊

受到美國延後關稅、台灣經濟成長及市場預期心理的帶動,新台幣兌美元匯率強升,而台幣升值也將對食品、餐飲、觀光旅遊業者帶來利多,有助提升獲利表現。
【文/莊家源】
截至五月十四日為止,今年新台幣兌美元匯率已強升七.五%,五月初甚至一度來到二九.五九元兌一美元。而這起新台幣升值事件的引爆點,主要來自四月九日川普宣布對等關稅延後九○天上路後,市場預期全球將有一波拉貨潮,台灣出口可望短期受惠,對新台幣走強帶來助攻力道,並且台灣近年經濟成長率維持不錯表現,近期又獲得國際貨幣基金(IMF)意外調升,再加上各大媒體報導美國政府與主要貿易對手國進行關稅協商時,可能要求貿易對手國貨幣升值,導致國內匯市存在新台幣升值的預期心理,進而推動新台幣走強。
新台幣升值力道凶猛
就在五月五日台幣暴升超過五%,中央銀行在當天舉行的記者會中提到,「自四月初以來,媒體報導美國政府與主要貿易對手國進行關稅協商時,可能要求貿易對手國貨幣升值,致國內匯市存在新台幣升值之預期心理」,並且央行強調美國財政部並未要求新台幣升值。
對於台美關稅談判是否涉及「台幣升值」?若從川普發動對等關稅的白宮相關文件來看,央行聲明頂多也只回答了一半的市場疑慮。簡單來說,川普在今年二月宣布的「公平互惠計畫」中,對各個貿易夥伴的審查項目之一,重點在於檢視那些可能導致匯率偏離市場價值的行為。這意味著,美國將特別關注那些干預匯率或抑制匯率升值的行為。
因此,市場的憂心不僅在於「美國是否要求台幣升值」,更在於隨著台美談判開展,「央行是否難再干預匯率、阻升匯率」;若央行難用過往外界認定的力度干預匯率,台灣今年第一季台灣出超金額高達二三五.七億美元,年增二三%,其中,對美國的出超金額達到二二○.九億美元、年增一三四%,以台灣長年貿易大量出超、且GDP維持一定成長率的狀況來看,新台幣確實存在相當程度的升值壓力。
食品受惠台幣升值
面對新台幣強勢升值,對多數大宗物資為主的內需型食品類股,包括統一、大成、聯華、聯華食、卜蜂、福壽、愛之味、黑松、味王、南僑等均有一定利多助益。
其中,原物料進口占總成本六○%的卜蜂指出,以台幣匯率三○元兌一美元為基礎來看,台幣升值成本約可下降四%~四.五%。由於去年雞價基期相對較低,今年呈現穩定,加上豬價持續維持高點,造就卜蜂首季獲利高達七億,EPS二.三八元、年增九○%,創史上單季新高,法人看好卜蜂未來三季還有進口原料匯差等利多,全年營運表現將優於去年。
飼料、白肉雞、雞蛋市占率均為全台第一的大成今年累計前四月營收三四二.六四億元、年增一.○九%,第一季EPS一.○五元。大成表示,台幣若升值一%,成本可下降約○.六%。
大成今年第一季肉品與食品獲利皆比去年同期成長,並且近年積極多角化經營,搶攻國際市場加工食品商機,大成去年七月入主美國加工食品廠 Amy Food,取得八○%股權,大成正規劃在美國打造新的加工食品二廠,預計今年內會啟動,未來完工後,除了規模數倍成長,大成也打算把牛肉麵等台灣美食引進帶到美國市場;在台灣部分,水產飼料廠、土雞加工廠、白肉雞分切廠,和全能生技新廠,預計今年內會開始陸續投產,下半年就會看到營收貢獻,挹注新的營運動能。(全文未完)
來源:《先探投資週刊》2352 期
更多精彩內容請至 《先探投資週刊》
- 現在進場跟風AI股太晚了嗎?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