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警告:全球經濟處於懸崖邊緣 呼籲投資者提升避險能力
鉅亨網編譯莊閔棻 2025-05-10 17:50

高盛在最新全球經濟展望報告中指出,全球經濟正處於關鍵的高風險轉折點。從美中貿易緊張情勢緩解、美國經濟數據出現分歧、主要央行進入降息週期,到投資市場的不確定性升高,各項因素都對資產配置策略造成壓力。
高盛提醒,面對持續的通貨膨脹風險與政策干預,投資者應積極調整投資組合,以提升避險能力。
美中關稅可望同步下調,貿易政策風險暫緩
美中貿易關係近來出現緩解跡象。高盛指出,美國政府正考慮將對中國商品的平均關稅從目前的約 160% 調降至 60%,這可能是雙邊貿易政策趨於和緩的重要指標。中國方面也傳出將採取對等回應,降低部分對美關稅。
此外,美方已對部分資訊與通訊技術產品實施豁免,並延後徵收汽車零組件的關稅,有助於降低跨國企業的營運成本,也為未來雙邊貿易協議鋪路。整體而言,美中貿易政策的不確定性暫時獲得舒緩,對市場情緒構成利多。

美國經濟數據喜憂參半,衰退風險仍高達 45%
高盛報告指出,美國部分即時經濟指標仍展現韌性。近期失業救濟金申請人數減少,顯示勞動市場穩健,同時金融狀況改善,對 GDP 的拖累程度從 1.0 個百分點下修至 0.2 個百分點。
然而,潛在風險依然存在。高盛預估,美國在未來 12 個月內面臨經濟衰退的機率仍高達 45%。若新一輪關稅措施波及半導體、製藥與影視等關鍵產業,恐對消費信心與企業投資意願造成打擊,拖累整體經濟成長。
聯準會政策前景不明,政治干擾可能削弱獨立性
高盛將聯準會(Fed)首次降息預期由 6 月延後至 7 月,並特別指出,2024 年美國總統選舉年所帶來的政治風險可能削弱聯準會的獨立性,稱川普政府若重新執政,可能對央行決策人事進行干預,引發市場對利率政策與通貨膨脹控制的疑慮。
若市場對聯準會失去信任,將影響美元匯率、資本流向與長期債券殖利率,進一步提高金融市場波動性,對全球經濟穩定造成潛在衝擊。
歐洲與英國央行進入降息週期,通貨膨脹壓力減緩
根據高盛分析,歐洲央行即將啟動連續降息政策。雖然歐元區 4 月核心消費者物價指數(HICP)初值略有上升,但整體通翁貨膨脹趨勢轉弱。
高盛預期,歐洲央行將在未來實施三次各 25 個基點的降息,最終將政策利率降至 1.5%,甚至可能有更大幅度的調整空間。
英國方面,由於職缺減少、薪資增幅放緩,加上天然氣價格下跌,通貨膨脹預期逐漸降溫。
儘管目前英國通貨膨脹仍相對僵固,但高盛預期英國央行將跟進歐洲步伐,持續降息,2026 年基準利率可能降至 2.75%,低於市場預期。
日本經濟復甦乏力,短期不太可能升息
高盛認為,日本經濟復甦步調仍顯遲緩。儘管工業生產數據近期出現短暫回升,但核心通貨膨脹依然低迷,無法支撐貨幣政策正常化。日本央行(BOJ)目前仍偏好維持寬鬆政策,以確保經濟回穩。
此外,儘管日圓貶值對進口價格形成壓力,高盛認為通貨膨脹回升速度不如預期,因此日本短期內升息的可能性相當有限。BOJ 可能繼續透過國債與資產購買計畫支撐市場信心與資金流動性。
中國面臨「成長與通縮」雙重壓力,政策審慎轉鬆
高盛指出,中國目前面臨經濟成長動能疲弱與通貨緊縮壓力雙重挑戰。儘管北京推出多項刺激措施,包括加大基建投資、支持地方政府融資平台,但房地產市場持續低迷,房價與銷售雙雙下滑。
高盛認為,中國政府短期內仍會採取更具針對性的寬鬆政策,並加強對民間消費與基礎建設領域的支持。但在房地產泡沫風險尚未解除前,政策刺激將保持「有節制」與「結構性」的特性,以兼顧金融穩定與成長目標。
高盛建議:資產配置以避險為主,看好黃金與防禦型股票
在全球地緣政治風險升高、通貨膨脹與利率前景不確定的背景下,高盛建議投資人重新調整資產配置,強化投資組合的風險對沖功能。高盛特別看好黃金的保值功能,認為其在金融動盪期間仍具避險優勢。
同時,建議投資人增加配置防禦型股票,特別是具穩定現金流與股息的企業,如公用事業、消費必需品與醫療保健產業。此外,抗波動債券與短天期固定收益工具也被視為良好的資金避風港。
- 《Joe’s華爾街脈動》讀者意見募集中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