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因貿易緊張與通膨壓力波動,但長期前景仍被看好
鉅亨網新聞中心
美國加徵高關稅引發供應鏈擔憂 美股指數隨貿易談判樂觀情緒上漲
隨著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徵超過145%的高關稅措施正式生效,首批受影響的貨櫃已抵達美國港口,這不僅使得港口庫存壓力上升,也引發了市場對供應鏈的擔憂[1]。根據MarineTraffic的數據,已有多艘貨船運送超過12,000個貨櫃,涉及亞馬遜 (AMZN-US)、家得寶 (HD-US)等知名品牌,顯示出貿易摩擦對企業運營的直接影響。與此同時,民調顯示,70%的美國小企業主對經濟前景持悲觀態度,預測即將面臨衰退,這反映出經濟不確定性對市場信心的侵蝕[2]。在這樣的背景下,企業普遍進入觀望模式,擔心未來可能出現的缺貨潮將進一步加劇市場的動盪,並對消費者和小企業造成負面影響,顯示出當前經濟環境的脆弱性和挑戰。
在此情況下,美國總統川普釋出樂觀貿易訊號,促使美股主要指數在9日開盤上漲,顯示市場對即將展開的美中貿易談判持審慎樂觀態度。儘管他提及可能對中國商品徵收80%關稅,短期內造成市場震盪,但整體企業財報表現強勁,推動市場情緒回暖[3]。隨著重要數據周的來臨,投資人將關注美股領漲類股是否會取代傳統防禦性類股,這可能顯示出對風險的偏好增強。尤其在4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及零售額數據即將公佈之際,將為通膨趨勢和消費者支出提供重要見解[4]。市場分析師指出,若貿易協議能夠順利推進,將進一步穩定市場情緒,並可能促使資金流向風險較高的資產,顯示出經濟前景的改善。
美股市場面臨通膨與貿易挑戰,投資信心減弱但長期前景仍看好
美國聯準會官員目前聚焦於通膨預期的穩定,強調這是當前政策的核心目標,尤其在面對通膨與失業率上升的雙重挑戰下,紐約聯準銀行總裁威廉斯指出價格穩定的重要性[5]。隨著美中貿易會談即將展開,雙方在關稅及稀土政策上的攻防成為焦點,美方有意調降對中國商品的關稅,可能從107%降至45%至50%之間,而中國則要求取消所有單邊關稅[6]。分析人士認為,雖然部分關稅調降有望實現,但全面協議的可能性仍然低,這反映出雙方在產業政策及國安議題上的重大分歧。這些經濟與貿易動態不僅影響美國的通膨預期,也可能對全球金融市場的穩定性造成深遠影響,特別是在中國持有大量美國國債的背景下,未來的政策走向將成為市場關注的重點。
Powered by Yushan.AI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