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產〉央行房市信用管制限期開工沒退路 全台首季出現建商開工潮
鉅亨網記者張欽發 台北 2025-05-09 16:09

2025 年以來全台房市買氣仍呈現急凍,但建商開工量卻逆勢上漲。房仲業者引用內政部統計數據指出,2025 年首季全台不含農舍之住宅量開工量達 3 萬 3,232 宅,此規模堪比 2022、2023 年的房市旺季,其中 尤以新北市成長最為顯著,新北市首季開工量高達 6899 宅,較去年同期大增 2.46 倍。
同時,高雄市的開工量從 2024 年第一季的 4501 宅上升至今年首季的 7654 宅,年增率也達 70.1%。
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執行總監徐佳馨指出,依據央行規定,業者購地後需於 18 個月內開工,以此推算此波開工潮起始於 2023 年下半年之後的推案,當時適逢新青安政策,吸引大批業者進場,而歷經 2024 年打房,房市急凍,業者雖想繼續延後開工,但受限於限期壓力,無奈之下只得開工,因此造就這一波開工潮。
根據內政部資料, 2025 年第一季全台住宅開工量達 3 萬 3232 宅,較 2024 年同期的 2 萬 5168 宅增加約 32%;其中,四都開工量呈現年增,尤以新北市成長最為顯著,該市第一季開工量高達 6,899 宅,較去年同期大增 246.7%;高雄市亦有亮眼表現,開工量從 4501 宅上升至 7,654 宅,年增率達 70.1%;台中市開工量由 4427 宅增至 6,960 宅,年增 57.2%;桃園市則小幅成長 6.6%,增幅相對穩定。相對而言,台北市與台南市則呈現衰退,台北市開工量年減 47.9%,由 2106 宅降至 1097 宅;台南市也下滑 27.5%,從 1760 宅減至 1276 宅,顯示部分區域仍面臨市場觀望或開發遞延的情況。。
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公關主任賴志昶分析,2024 年受央行第七波管制影響,各界看淡房市前景,使交易量嚴重衰退,開發商面臨市場冷凍,亦多有延後推案或開工的現象,但央行於 2021 年第四波信用管制中規定,建商購地貸款最高最高成數為 5 成,且限期 18 個月內開工,建商延期也有限制,加上今年初尤其是美國尚未發起關稅戰前的 3 月期間,房市逐漸有打底回溫趨勢,同時近年來低首付、工程期零自備款逐漸成為預售案潮流,此類建商初期預售所獲得金流減少,為不影響後續銷售,因此讓建商願在年初果斷開工。
另觀察各都會區表現,賴志昶補充,2025 年第一季六都住宅開工數以新北市增幅最為驚人,主因為區域近年來受惠於重劃區議題,加上軌道經濟加持,磁吸首購族群移入,加上地區吸引各大建商齊聚插旗,第一環行政區爭先創造不少高單價新案,也加深開發商推案信心,因此建商較有開工意願。
至於首季高雄市開工量體則創下近 10 年來新高,主因為區域受惠於半導體龍頭進駐等因素加持,區域房市前景頗受市場看好,同時在地包含捷運、輕軌等機能日漸齊全,加上高雄在地觀光資源日益蓬勃,更加大建商進場意願,讓在地品牌在房市趨冷情況之下,仍是大膽開工。
徐佳馨指出,面臨房市趨冷情況之下,建商延後開工等話題沸沸揚揚,但面臨主管機關壓力,建商在房市冷淡期仍得頂著壓力開工。新案市場適逢市場趨冷氛圍,零自備款、低首付等模式的建案興起,建議挑選具財力基礎的大型建商,以免遇到小型建商不堪貸款壓力而爛尾,因此對消費者而言,眼下除房價之外,建商品牌實力的強弱,才是購屋時最要緊的事情。

- 如何發揮多重資產策略的最大優勢?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