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同步宣布瑞士舉行貿易談判:北京亮「平等尊重」紅線 華府給市場期望澆冷水
鉅亨網編譯陳韋廷 綜合報導 2025-05-08 12:40

美中兩國周三 (7 日) 同步宣布,本周在瑞士日內瓦舉行貿易問題會談,這是自美國總統川普上月將對中關稅提升至 145% 以來,兩國首次啟動高層對話機制,也是川普執政百日內首次與中方展開實質經濟磋商。
此次會談被全球市場視為緩解關稅戰升級的關鍵訊號,國際貨幣基金 (IMF) 示警稱若談判破裂,恐導致今年全球經濟成長率下降 0.5 個百分點。
根據美國公告,美國財長貝森特與貿易代表格里爾將於 5 月 10 日至 11 日赴會,中國外交部則明確表態稱此會系應美方請求舉行,中方始終堅持反對單邊關稅的立場。
中國商務部則強調,中國在充分考慮全球供應鏈穩定、國內產業訴求及美國消費者利益後,決定開啟接觸窗口,但強調「談的前提是平等尊重,施壓威脅沒有出路」。
美國自上月初對 2000 億美元中國商品加徵 145% 關稅,中國同步實施 125% 報復性關稅。數據顯示,中國上月對美出口貨船數量年減 60%,洛杉磯港貨運量驟降 35%,美國零售商庫存週期縮短至歷史低點。Flexport 數據顯示,北美港口 5 月到港貨櫃量年減 38%,海運成本較 2023 年同期暴漲 240%。
根據摩根大通預測,中國出口下滑 80%,美國核心商品價格恐上漲 15% 至 20%。
儘管華府聲稱會談不預設協議,但市場仍抱持期待。道瓊期指在消息公佈後上漲 0.6%,標普 500 與那斯達克期指亦走揚 0.7% 和 0.8%。
美國智庫亞洲協會專家 Wendy Cutler 指出,雙方可能圍繞分階段關稅豁免展開技術性談判,尤其是在半導體、新能源等戰略產業領域尋求緩衝空間。
不過,貝森特在接受《福斯新聞》的訪問中提前給市場預期降溫,稱實質突破機率極低。
這場關稅博弈已呈明顯負面效應。美國今年第一季經濟成長率萎縮 0.3%,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 (PMI) 跌至榮枯線下方,而中國對歐出口較去年同期成長 23%,則反映產業鏈轉移加速趨勢。
專家指出,美方近期連續釋放接觸訊號,與其 3 月宣布的「製造業回流計畫」遭遇挫折密切相關,因美國對中資設限導致技術合作停滯,關稅成本使得在中國的製造企業加速向東南亞轉移。
中國代表團團長、副總理何立峰的瑞士之行被賦予多重意義。除經貿議題外,雙方也可能就 AI 治理、氣候融資等新興領域展開對話,但核心矛盾仍聚焦於關稅互惠原則。
中國商務部重申「聽其言觀其行」立場,強調美國若繼續採取脅迫式單邊主義,談判成果將難以落實。
值得關注的是,歐盟駐中國使團近日公開表態,呼籲中美避免「新冷戰」思維,凸顯多邊協調機制的缺失。
摩根士丹利警告,若談判陷入僵局,今年耶誕節消費季可能出現「有市無貨」局面,這場世紀貿易博弈的走向,不僅關乎兩國經濟命運,更將重塑後疫情時代的全球化圖像。
- 《Joe’s華爾街脈動》讀者意見募集中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