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4月賣逾38萬輛穩居冠 半數新勢力呈月減表現 零跑再超理想小鵬 蔚來月增近六成
鉅亨網編譯陳韋廷 2025-05-02 10:10

中國多家新能源車廠周四 (1 日) 集中發表 4 月銷售數據,市場呈現「新舊交替、冰火兩重天」的格局。儘管部分車廠受車型迭代影響出現短暫波動,但在上海車展新車密集發表和消費需求持續釋放的雙重驅動下,新能源車市仍展現出強勁韌性。比亞迪(002594-CN)(01211-HK) 以逾 38 萬輛的銷量穩居榜首,零跑汽車 (09863-HK) 則以 4 萬 1039 輛的成績刷新自主新勢力紀錄。
中國電動車巨頭比亞迪 4 月銷量達 38 萬輛,較去年同期成長 19.4%,其中王朝網與海洋網兩大主力品牌貢獻 34 萬 7053 輛,方程豹、騰勢分別售出 10039 輛及 1 萬 5388 輛,高階品牌仰望銷售 135 輛。
值得關注的是,比亞迪海外佈局加速推進,「深圳號」運輸船已將 7000 餘輛新車發送到海外市場。今年前 4 月累計銷售量突破 138 萬輛,持續擴大全球領先優勢。
新勢力陣營則迎來標誌性突破,零跑以 4 萬 1039 輛的交車首度跨越 4 萬輛門檻,創下自主新勢力單月新高,成長動能來自 B 系列新車爆發,B10 上市 16 天即實現萬輛下線,B01 全球首秀更強化產品矩陣。
小鵬 (09868-HK) 以 3 萬 5045 輛緊追在後,年增幅高達 273%,連續 6 個月銷量站穩 3 萬關口。2025 年車款小鵬 X9 與 P7 + 超長續航版的推出,推動其今年前 4 月累計銷量達 12 萬 9053 輛。
理想 (02015-HK) 汽車的月增表現雖出現波動,但 3 萬 3939 輛交付量仍實現 31.6% 年增表現,L6 智能煥新版「增量不加價」策略為後續成長埋下伏筆。
有「新新勢力」的小米 (01810-HK) 汽車則維持穩健步伐,4 月交付 2 萬 8000 餘輛,SU7 Ultra 雙峰道前艙蓋版啟動交付後,今年前 4 月累計銷量突破 9.7 萬輛。隨著年銷 35 萬輛目標的設定,第二款車型 YU7 預定在 6-7 月發布。
蔚來 (09866-HK) 則透過多品牌策略實現 2 萬 3900 輛交付輛,樂道品牌首度貢獻 4400 輛,第三品牌螢火蟲首款車型上市即交付,三大品牌矩陣初見成效。
深藍汽車也年增 58% 至 20138 輛,S09 上市 8 天斬獲萬台訂單,預示其產品上攻策略初顯成效。
極氪 (ZK-US) 則遭遇年減 14.7%、月減 11% 的雙重下滑,成為唯一下跌的新勢力車廠。
中國車市上月呈「前抑後揚」特徵,根據中國乘聯分會數據,4 月前 27 日零售 139.1 萬輛,雖年增 10% 但也季減 10%,新車密集發表導致消費觀望。
不過,上海車展效應正在發酵,蔚來 ET5 旅行版、小鵬 X9 改款、理想 MEGA Home 等近百款新能源車集中交付,乘聯會因此預估本月中國車市將迎來補償性成長。這種「以換代銷」的特徵在重量級車廠尤為明顯,比亞迪透過海外市場消化產能,零跑新舊車型切換期仍保持增長,而鴻蒙智行則因問界 M8 交付延遲出現數據波動。
專家指出,目前新能源汽車市場正經歷「技術迭代」與「消費升級」的雙重洗禮。主要車廠透過多品牌營運涵蓋所有價格區間,像是比亞迪形成從仰望到方程豹的梯度佈局,蔚來建構蔚來、樂道、螢火蟲三品牌矩陣,新勢力車廠則加速技術反哺,零跑步 B 系列靠著自研晶片實現成本突破,小米 SU7 Ultra 以智慧駕駛重構產品定義。
- 貿易戰再起 新興市場債券還能投資嗎?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