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phabet Q1財報會議實錄:AI Overviews、Gemini、Waymo新進展曝光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25-04-26 12:40

Alphabet(GOOGL-US) 發佈 2025 年第一季財報:營收為 902.34 億美元,年比增長 12%,不計入匯率變動的影響為年增 14%;按照美國通用會計準則,淨利潤為 345.40 億美元,年增 46%;調整後每股盈餘為 2.81 美元,與上年同期的 1.89 美元相比實現增長。
財報發佈後,CEO Sundar Pichai、商務長 Philipp Schindler 及 CFO Anat Ashkenazi 召開了分析師電話會議,回答了相關業務的問題。以下是分析師電話會議回答摘要:
摩根士丹利分析師 Brian Nowak:我的第一個問題想問 Anat,問題與廣告業務的宏觀環境有關。大概在 4 月 24 日前後,您曾提到部分因素會影響公司第二季度的廣告業務。能否請您與我們分享一下,具體來看,是某些廣告垂類、業務地區等等哪些因素對二季度的廣告業務產生影響?或者說從您的角度來看,您是否觀察到了某些疲軟跡象?相比前幾個季度,2025 年第二季度有哪些季節性因素變化?
我的第二個問題想問菲利普。您提到本季度 “商業查詢”(commercial query)的檢索量有所增加。能否請您為我們詳細拆解一下,具體是哪些產品或者商品垂類帶動了商業查詢量的增長?展望 2025 年、2026 年,您認為還有哪些產品或者商品垂類有潛力持續推動谷歌商業查詢量的增長?有哪些產品是您特別看好的?
Schindler:這兩個問題我都可以回答。
關於你的第一個問題。在今年的第一季度,我們觀察到廣告業務各個垂類都表現強勁。拆解來看,具體的行業垂類包括但不限於金融、保險、零售、醫療保健以及旅遊行業。
至於你問題裡提到的第二季,畢竟第二季才剛開始幾周,現在給出評論還為時尚早。需要明確的是,宏觀環境對我們業務的影響是無法避免的,但在這裡我們也無法預測具體的潛在影響會有哪些。另外,“最低限度” 關稅豁免政策的變化難免會對我們 2025 年的廣告業務造成輕微逆風影響,尤其是會影響那些來自 APEC(亞太經合組織)的零售商家。
從再宏觀一些的角度來看,我想和大家說的是,谷歌在應對大環境不確定性方面有著非常豐富的經驗。一直以來,我們都致力於為用戶提供有關消費者行為的深度分析,比如競價機制、用戶檢索趨勢、產品平替等等。可以向大家保證的是,我們在這方面經驗豐富。
關於你的第二個問題,即 “商業查詢”。我們的 “人工智慧搜索摘要”(AI Overviews)功能幫助我們持續提升用戶滿意度和檢索使用率。我注意到,今年的第一季度是迄今為止 AI Overviews 適用範圍最大的一次,無論是從吸引新用戶量的角度,還是從搜索量的角度來看,AI Overviews 的表現都非常不錯。
我想以上回答已經可以解決您的問題了。至於其他影響我們搜索業務的產品,在這裡我就不再過多預測了,但總而言之,我們對 AI Overviews 目前的表現感到非常滿意,未來也會將這一功能逐漸擴展到谷歌旗下的其他產品上。
摩根大通分析師 Doug Anmuth:我的第一個問題還是有關 AI Overviews。能否請管理層與我們談一談,目前 AI Overviews 的推廣程度如何?我們看到現在谷歌大約有 15 億的 AI Overviews 用戶。管理層之前也提到 AI Overviews 的變現速度大致會和非 AI 搜索業務一致(在 2024 年第三季度電話會議上管理層提到 “AI Overviews are monetizing at roughly the same rate as non-AI searches.”)。從點擊率、轉化率的角度來看,這意味著什麼?
我的第二個問題想問 Anat。自從您加入谷歌以來,在成本結構重建方面您做出了哪些改變?如果宏觀經濟環境持續走弱,經濟大環境進一步放緩,未來您是否考慮進一步削減成本?
Schindler:關於 AI Overviews 中的廣告問題。實際上在去年年底,我們就在美國地區移動端的 AI Overviews 功能中推出了廣告,這也是建立在我們前期業務基礎上的經過深思熟慮做出的改變。
但正如我之前所提到的,我們認為對於 AI Overviews,其盈利速度大致會和非 AI 搜索業務一致,這也為我們未來進行持續創新奠定了堅實基礎。對此我們都感到非常滿意。
至於你問題里提到的點擊率、轉化率等細節數據,我想可能現在還不是與大家分享的好時機。但總的來說,我們對目前的業務表現感到滿意。
Ashkenazi:關於你的第二個問題,即目前公司有哪些提質增效的新方法。
實際上,我們的大方向並沒有改變,之前的電話會議上我也曾與大家分享過我的一些想法與宗旨。對於谷歌來說,現階段我們仍然需要提高組織上下的效率以及生產力,控制運營費用及資本支出。在前面的簡報中我也提到了相關內容。投資方面,我們需要以創新、推動公司長期可持續增長為導向來進行投資,提高投資效率。另外,回顧過去幾年我們的資本支出增長以及今年的投資計劃,我們也需要將設備折舊等帶來的額外壓力考慮在內。因此,我們希望能通過有效投資抵消一部分逆風影響。
對於今年 750 億美元的資本支出計劃,我們需要考慮的是如何確保投出的每一美元都能得到有效利用。在每一筆投資背後我們都有非常嚴格的流程,把控投資需求,對每筆投資的分配也有嚴格的規定,以確保每筆資源都能得到合理利用,保證投資效率。我相信大家這段時間已經看到了我們發佈的一系列公告以及新變化。未來,我們的關注重點仍然是調整薪酬增長速度、關注地產動向以及全業務範圍內的基礎設施建設與利用情況。
高盛分析師 Eric Sheridan:我的第一個問題想問 Sundar。縱觀當前消費者端的 AI,您認為谷歌 Gemini 平台與其他平台之間的差異在哪?未來您將如何持續擴大這種差異?比如提高產品使用頻次、實用性或者以消費者習慣為導向持續創新等等方面。
我的第二個問題想問 Arnat。如果宏觀經濟環境持續發生變化,環境逆風影響加劇,作為投資者,我們該如何考慮公司今年的投資?能否請您為我們詳細拆解一下,對於公司今年的整體投資,哪些投資是必要的固定投資?如果宏觀環境持續惡化,哪些投資在您看來是可以靈活調整的?
Pichai:很顯然,現在對於 AI 領域來說是非常激動人心的時刻。我們看到前沿模型在不斷進步,這也是一切的基礎。我相信大家也看到我們推出了 Gemini 2.5 Pro 以及 Gemini 2.5 Flash。我相信,谷歌已經佔據了行業的主導地位。而且,我們的模型也收到了來自開發者、企業以及消費者的熱烈歡迎與好評。
我們希望通過我們的產品組合優化用戶的人工智能體驗,比如在搜索業務方面,我們引入了 AI Overviews 功能,希望能讓消費者感受到 AI 搜索體驗。目前來看,我們已經得到了非常積極的反饋,用戶的 AI 搜索句長能達到傳統搜索的兩倍左右。這點特別讓我們興奮。
你問題還提到了 Gemini 平台。確實,我們看到了 Gemini 使用頻率的增長,特別是過去幾周我們推出新版本後。當然,使用頻率的增加不止停留在新模型上,我們還觀察到用戶對 Project Astra 下 Gemini Live 功能的積極反饋,用戶對此特別歡迎。此外,由 Gemini 2.5Pro 驅動的 Deep Research 在 Gemini Canvas 上也廣受好評,我們收到了特別多的積極反饋。
因此,從上述趨勢來看,我們會持續在這方面加大投入。近期,我們也優化了相關團隊,希望能夠抓住勢頭,為用戶帶來更好的體驗。對於公司在這方面的未來發展以及產品路線圖,我感到非常滿意與興奮。
Ashkenazi:關於你的第二個問題,即今年公司的投資計劃是否會依照宏觀經濟環境進行調整。
正如我前面所說,我們今年的資本支出計劃仍然在 750 億美元左右。縱觀公司業務全局,我們確實看到了非常多的機遇,無論是谷歌服務、雲業務抑或是谷歌 DeepMind。大家可以回想一下,我在之前第四季度電話會議上曾提到,去年年底的時候,我們的雲業務用戶需求甚至超過了我們的產能。本季度的情況依然如此。因此,我們需要加大投資力度,滿足用戶需求。
我們一直在強調,谷歌做的是長期投資、投資創新。這一直都是我們的投資本質。我們希望能以負責任的態度進行每一筆投資,過去幾年來一直如此。我相信大家也能從我們的業績報告上看到這一點,我們一直在不斷提高業務的效率與生產力。此外,我們還進行了一系列提質增效的舉措,包括但不限於團隊整合等,這不僅有助於降低成本,同時也能有效提高效率,從而讓產品更快地推向市場。以上都是我們重點關注的投資領域,在過去幾次的電話會議中我們也都有所提及。
我們相信,以上這些提質增效、加速創新的舉措能幫助讓我們的業務更有韌性,無論宏觀經濟環境如何變化,我們都有能力抵御風險。當然,我並不是說宏觀環境的影響就不存在了,我們會對宏觀經濟環境密切關注,觀察組織內部及外部情況,合理、適當地進行投資,從而帶動短期以及長期增長。
巴克萊分析師 Ross Sandler:我的第一個問題想問 Sundar。根據本週披露的數據顯示,目前 Gemini 平台的 DAU(日活躍用戶數)能達到 3500 萬。能否請您談一談,DAU 從去年 10 月的 900 萬大幅提高到如今的 3500 萬,這背後您採取了哪些策略?
我的第二個問題想問 Philipp。從第一季以第二季早期的情況來看,YouTube 上品牌廣告表現如何?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品牌廣告的表現能否和 DR 廣告(直接效果引導廣告)一樣保持相對穩定?還是說受到宏觀經濟環境波動的影響,YouTube 上品牌廣告的表現也發生了變化?能否與我們分享一下您的看法?
Pichai:其實剛剛在回答 Eric 的問題時我就多少回答了您的問題。
就我們推出的產品功能來看,我認為我們的產品有著強大的發展潛力。從目前的用戶反響來看,我們看到用戶對許多新功能的使用率大幅提升。可以說,目前谷歌的產品正處在良性循環中。從多項指標數據來看,我們推出的前沿模型表現也很不錯。可以說,目前我們推出的模型是迄今為止最棒的。我相信這也會有效帶動使用率的提升。
我想重申的是,我們目前擁有 15 億的用戶,大家都在積極使用 AI Overviews 等 AI 功能,積極、深入地探索谷歌 AI 產品。此外,我們還在測試基於 Gemini 構建的 AI Mode,未來對於基於 Gemini App 我們還會有一系列的相關產品。這些都讓我們倍感興奮,也對未來充滿期待。
Schindler:關於品牌廣告和 DR 廣告的問題。在第一季度,無論是品牌廣告還是 DR 廣告都實現了非常穩健的增長。我們觀察到,品牌廣告商特別歡迎文化活動,比如科切拉音樂節以及 “瘋狂三月”,在這期間來自金融、零售垂類的廣告商都為我們的廣告業務做出了強勁貢獻。
在第一季,YouTube 各項運營指標保持穩健,用戶觀看時長增長強勁,特別是在 YouTube Shorts 以及 YouTube Living Room 平台等關鍵變現領域,用戶表現非常不錯。此外,我們也很高興地看到我們平台的創作者能從品牌廣告中獲益,這給了我們極大的信心。至於第二季度的情況,我想現在給出評論還為時尚早。
伯恩斯坦分析師 Mark Shmulik:我看到目前谷歌已經在旗下 15 款產品中搭載了 Gemini,覆蓋超過 5 億用戶。能否請您為我們介紹一下,目前在谷歌內部,生成式人工智能有哪些應用場景?這些生成式人工智能功能是否是對現有員工隊伍的補充,能否提高效率?
另外,前面您提到 AI 搜索句長能達到傳統搜索的兩倍左右。能否請您與我們分享一下,在 AI Mode 下的用戶行為與使用 Gemini 的用戶有哪些不同?
Pichai:在我們公司內部,AI 確實引起了非常大的關注與興奮,我們有一些非常顛覆性的前期用例。當然,一切都還處在起步階段,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幾個月前的某次電話會議上,我曾提到在谷歌內部,我們會利用人工智能技術編寫代碼。上次我似乎提到,大約有 25% 的 AI 代碼會被採用,目前這個數字已經遠超 30%。更重要的是,AI 已經深入了我們的工作流程,許多新模型已經被應用到我們的日常工作中。舉例來說,我們的客戶服務團隊會利用 AI 技術有效提升用戶體驗與效率;雲業務團隊也在利用 AI 技術,將我們所掌握的專業知識分享給我們的用戶;此外,比如這次財報會議,我們的財務團隊在準備過程中也會使用 AI 工具。可以說,AI 技術已經深度融合至我們的工作流中。但是,就我個人而言,我仍然認為目前我們對 AI 技術的應用還處在早期階段,我們還有很多工作可以做。
AI Mode 方面,隨著 AI Overviews 用戶覆蓋的擴大,我們收到了很多前期的積極反饋。很明顯,用戶期待我們推出更多 AI 功能。在 AI Mode 下,我們將 Gemini 與搜索業務相結合,我也提到用戶會輸入更長的句子來進行檢索;此外,用戶還會輸入很多複雜的問題。從目前的反饋來看,用戶對我們的簡潔明瞭的設計以及快速響應比較滿意。未來,我們的產品將有能力承擔更複雜的任務,比如規劃旅行等等。
總而言之,目前的前期反饋非常不錯。未來,我們會持續優化 AI Mode、AI Overviews 以及 Gemini 等一系列產品,吸引更多用戶使用,形成正向循環。
Evercore ISI 分析師 Mark Mahaney:Arnat,我想跟進一下前面 Doug 的問題。您之前曾公佈了谷歌服務及雲業務的利潤率,創下多年來最高紀錄;但您也提到,折舊費用每年都在快速增長。在去年的九月季度,您似乎很有信心,認為公司有足夠的槓桿用來抵消不斷上漲的基礎設施成本。現如今六個月過去了,您仍然這樣認為嗎?即便是基礎設施成本不斷上漲,您依然認為公司有足夠的槓桿來抵消成本變化嗎?
我的第二個問題想談一談 Waymo 自動駕駛汽車。我看到目前 Waymo 車的數量還在大幅增加。管理層目前是否已經作出決定?從長期來看,您對 Waymo 業務運營有哪些設想?是會選擇長期授權許可經營的模式,還是說會把 Waymo 視作一項獨立的自動駕駛汽車出行業務來運營?
Ashkenazi:關於你的第一個問題,即我們的盈利能力以及我們有哪些槓桿。
我想無論哪家公司都不會止步在某一個目標,而是總希望 “更進一步”。我並不認為達到某個生產率目標或者實現怎樣的效率是一項階段性工作。在我看來,這應當是一項持續性的努力,即便是達成了原本設定的目標,我們還是要持續向前推進的。
在過去幾個季度,公司內部一直在進行大量投資。而之所以能夠做到這一點,是因為在公司內部我們有效地提升了效率,能夠為這部分投資提供資金支持。而這部分投資則用於那些能夠帶動公司長期增長的產品與服務。確實,我們一直都在努力抵消基礎設施成本上漲所帶來的逆風影響,但正如我前面所言,這並不容易。我前面提到折舊費用將會加速增加,本季度折舊率同比增長了 31%。隨著時間的推移,展望今年全年,這一數字可能會更高。因此,對我們來說,這些確實都是我們必須面臨的逆風影響因素。
但正如前面桑達爾所說,我們會持續將 AI 工具、AI 技術在公司上下更大範圍內推廣、應用。無論是在準備財報會議還是其他工作,現如今 AI 工具已經深度融合到了我們的日常工作中,公司內部的多個職能部門也都在使用 AI 技術。因此,可以說機遇還是存在的,我們面前的投資機遇也很大。我們希望能為這部分必要投資留出資金空間,借由這部分投資帶動業務的長期增長,以保證公司長期的業務韌性以及增長前景。
Pichai:這應該是我開了這麼多次財報會議以來,第一次有人問我有關 Waymo 的問題。特別感謝您,這也意味著我們的 Waymo 業務已經取得了階段性進展。
一直以來,我們都專注於將 Waymo 打造成全球最佳的自動駕駛汽車。如果能把這項業務推進好,就能為我們在不同地理區域中的商業模式帶來更多可能性與選擇。而業務的成功離不開完備、全面的合作夥伴生態系統。我們自己是無法完成這項工作的。因此,我對我們 Waymo 團隊目前取得的各項合作都倍感興奮。比如和 Uber 的合作便是其中之一,目前我們在奧斯汀的運營收到了許多反饋,用戶滿意度持續提升,對此我們感到非常滿意。我們也期待今年晚些時候 Waymo 服務將在亞特蘭大推出,屆時我們將與 Uber 合作,為用戶提供付費乘車服務。
與此同時,我們還在打造自己的合作夥伴網絡,維護本地車隊、開展相關運營服務。近期,我們還官宣了與 Moove 的合作,屆時我們將在菲尼克斯、邁阿密逐步推進 Waymo 服務上線。與其他 OEM 公司的合作夥伴關係也在穩步推進中。未來,我們還會將個人用戶引入車隊。
總而言之,我們對各種各樣的選擇持開放態度,同時也在積極探索各種可能性。當然,我們對安全性、駕駛體驗、商業模式以及運營規模方面的關注不會放鬆,未來會持續取得新突破、新進展。
富國銀行分析師 Ken Gawrelski:我的第一個問題還是有關 AI 搜索業務。目前據我瞭解,谷歌旗下有三個主要的 AI 搜索板塊,即 AI Overviews、AI Mode 以及 Gemini。我的問題是,展望未來,這三個板塊會各自獨立存在,各自有不同的 AI 搜索體驗嗎?還是說目前這三者同時存在只是管理層的一種嘗試,最終還是會聚焦在其中某一個板塊上?
我的第二個問題有關公司的財務業績。我們看到公司的毛利率實現了持續、健康的增長。當然,外部環境雖然有所衝擊,但管理層前面也提到了能夠抵消一部分折舊費用。能否請您談一談,除此之外,在銷貨成本方面,您看到還有哪些降本空間?這將如何帶動毛利率增長?展望未來,管理層又有哪些看法?
Pichai:對於 AI 搜尋來說,最關鍵的還是要看消費者的體驗。
在我看來,AI 搜尋業務和 Gemini 其實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方式,雖然二者之間或許有重疊,但它們所展示的用例是完全不同的。以 Gemini 為例,用戶常常會用 Gemini 寫代碼,並在 AI 代碼的基礎上進行更深度的探索。而對於 AI 搜索來說,AI Overviews 的覆蓋規模正在擴大,它幾乎服務了我們整個的用戶群;而 AI Mode 則更像是用戶用來體驗人工智能搜索的冰山一角。換句話說,用戶通過 AI Mode 檢索出來的結果往往需要放在 AI Overviews 這個大環境下才有意義。
但對我們來說,我們需要思考的是:有 100 萬用戶他們的搜索需求非常複雜,他們使用 AI 搜索是為了什麼?如果是 1000 萬用戶的話,他們為什麼要使用 AI 搜索?如果是 15 億用戶呢?他們使用 AI 搜索的目的又是什麼?只有思考清楚這些問題,我們才能在用戶的角度去創新。我相信我們有能里滿足用戶需求。但真正的創新並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依照用戶反饋、用戶體驗以及用戶滿意度來持續探索,而這也決定著我們未來的業務發展路徑。
Ashkenazi:關於毛利率的問題,我在這裡有幾點強調。
在前面的簡報中我提到,我們持續看到技術方面的改善,這得益於我們收入結構的變化以及搜索業務的持續增長。本季度,我們的互聯網收入雖然有所下降,但互聯網收入中的技術佔比要更高一些。從這個角度來說,這種復合因素有助於我們毛利率的穩健表現。我們的技術基礎設施確實涉及折舊費用,在財務報告中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其他銷售成本,二是研發成本。此外,本季度我們的效率也有所提高,包括整體成本的改善、員工人數的變化以及薪酬成本的下降。這些都有助於我們抵消一部分折舊費用影響。
但我前面也提到,我們的折舊費用在第一季度有所增加,未來幾個季度這個數字還會更高。我們曾指出,今年的資本支出大約會在 750 億美元,遠高於去年的 550 億美元。因此,我們預計今年的折舊費用將大幅增加。
花旗銀行分析師 Ron Josey:我的問題還是回到 YouTube DR 廣告上。我看到過去幾個季度,YouTube 的 DR 廣告表現持續優化,甚至已經成為了 YouTube 廣告業務的主要推動力之一。我的問題是,您認為這種趨勢背後的推手有哪些?是由於用戶需求越來越多嗎?還是得益於 DR 廣告與 Pmax 廣告(效果最大化廣告)的整合?還是說隨著 YouTube Shorts 的日益普及,越來越多的用戶更接受 DR 廣告了?我很想聽聽您的看法。
Schindler:我認為這背後存在很多不同因素。最重要的是,我們為用戶提供了很多 AI 廣告工具,幫助他們有效提升業績。這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
我前面也提到,我們對 YouTube Shorts 業務進展非常滿意,其與我們整體業務之間的變現能力差距正在不斷縮小,特別是在美國市場。這點我們非常欣慰,也特別滿意。
Pichai:借這個機會我也想向各位 YouTube 的創作者、用戶表達感謝。前幾天 YouTube 剛剛慶祝了它的 20 歲生日。目前,YouTube 上的視頻數已經超過 200 億,日均視頻上傳量更是高達 2000 萬。YouTube 是一個特別偉大、特別棒的平台,它的成功也離不開多年來一直支持我們的創作者和用戶。
- 華爾街頂尖分析師專欄Joe’s華爾街脈動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