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近觀》機器人跑半馬,三分一過終點,天工奪得冠軍
經濟通新聞 2025-04-22 13:37
《經濟通通訊社駐京記者黃燕明22日北京專電》因大風而延期一周,北京亦莊舉辦的全球首個人形機器人半程馬拉松終於在4月19日南海子公園起跑。20支人形機器人賽隊與9000餘名人類選手共同完成21.0975公里的比賽。小記有幸抽籤成功,得到這次「人機共跑」的機會。這次半馬比賽,人類冠軍可以說完全被機器人冠軍搶過風頭。
*換三次電比預期快30分鐘,天工Ultra奪冠*
比賽的冠軍毫不意外的由亦莊馬拉松的「老選手」--北京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研制的「天工Ultra」奪得。天工Ultra第一個在起跑點出發,一直保持著絕對領先的優勢,最終
以2小時40分42秒的成績率先衝過終點線。松延動力的小頑童隊N2機器人,以3小時37分秒完成比賽,成為亞軍。季軍則是來自上海卓益得機器人的行者二號隊,總用時4小時25分56秒。
這次參賽共有20支人形機器人隊伍,最終7支機器人隊伍衝過終點,6支隊伍得到完賽獎,完賽機器人數約三分之一。奪冠的「天工Ultra」身高約1.8米,是身材最高的選手之一,體重約55公斤,跑步的時速最高能達到每小時12公里,比一般人跑步更快。比賽中,天工保持著每5公里換一次電池的頻率,中間換了3次電池。工作人員表示,天工的成績比預期快30分鐘。
北京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有限公司成立於2023年11月,北京小米機器人技術有限公司、北京優必選智能機器人有限公司、北京京城機電產業投資有限公司、北京亦莊機器人科技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共同持股。小米和優必選均持股28.57%。天工主力研發人員由優必選派出,優必選向創新中心開放了300多項專利,助力快速研發「天工」。
*松延動力「小頑童」奪亞軍,27歲董事長現場打廣告*
獲得第二名的松延動力總部位於北京昌平,公司採用「多機作戰」戰略,組建了「小頑童」和「旋風小子」兩支隊伍,參賽機器人均為公司今年3月份最新發布的機器人N2,最終「小頑童」奪得亞軍,「旋風小子」得到第4名。
1998年出生、今年27歲的松延動力董事長姜哲源在終點看著自家機器人衝線非常激動。他頭綁「必勝」紅帶子,現場打了一波廣告:「5000元人民幣定金現場鎖單,價格三萬九
千九,買不了吃虧,買不了上當。買完出租4天就能立刻回本。」N2除了會跑步還能做後空翻高難度動作。松延動力成立於2023年9月,成立不到兩年已累計完成五輪融資,投資方包括金沙江創投、英諾天使基金等知名機構。
*機器人也有「馬拉松精神」,摔倒再跑*
參賽機器人的形態各異。有身高180cm的高大型選手,外型走酷帥路線,也有身高只有75cm的「小童選手」,走呆萌可愛路線。「他們」有的穿了上衣、有的戴上了戶外防曬帽、
有的穿上了跑鞋。除了外形差異,不同公司研發的機器人跑步姿態也大異,有的重心較高,小腿質量較輕,像是天工和行者二號,可以擺臂大幅奔跑。有的比較矮,像是N2,上半身很穩,主要靠2條腿邁開大步奔跑。有的高步頻小跑,也有的不擺臂,穩步走路前進。
加上,機器人的表現並沒有大家想像中那麼好,比人類冠軍1小時02分慢了1倍以上,宕機、摔跤、掉零件更是家常便飯。N2機器人摔得腦袋掉在地上亂滾,用萬能的胶帶纏一纏後繼續跑,被封為最有「馬拉松精神」的機器人,永不言棄。有一些機器人直接摔倒在起跑線上,有的能站起來繼續跑,有的起跑幾十米就摔得膝蓋保護殼碎裂一地。連冠軍天工都在17公里處摔倒了一次,經過緊急維修後繼續跑到終點。
*機器人G1出現在賽場,宇樹澄清沒參賽*
摔在起跑線上的據報還包括宇樹科技的G1機器人,不過,宇樹在賽後急急澄清,因為忙於準備人形機器人的格鬥直播,未有參賽,稱「這次馬拉松比賽,也有好幾個獨立的團隊使用我們
的機器人,客戶用他們自己的算法參與了比賽,不同人操作或開發情況下,機器人的表現差別很大,請大家不要誤解。」
在此次比賽之前,不少人擔憂,機器人既能跑馬拉松,又會跳舞、後空翻、打太極,人類工作會不會很快被機器人全面取代?當現場的畫面在社交平台上刷屏之後,大家都放心了很多,起
碼目前還不會被替代,反而催生了新崗位。首先一個機器人標配是兩人一起陪跑,一個是領跑員負責指路,一個是手拿搖控器操控的工程師。中間還需要要維修、換電池、換機器人,一個機器人需要一隊人護駕。
機器人為什麼要跑馬拉松?跑步考驗機器人的核心算法與小腦開發。避障、判斷路面情況等功能。馬拉松則是考驗耐力,包括電池、硬件的在現實場景中的極限測試。賽道橫跨多種複雜地形,對參賽機器人的續航能力、運動控制和環境適應能力都是嚴峻考驗。當前,長距離奔跑對於人形機器人仍是不小挑戰,參賽即勝利,完賽即成功。機器人前進的每一小步,都是科技進步的一大步。
- 貿易戰再起 新興市場債券還能投資嗎?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