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懼關稅施壓!中國擴大服務業對外開放 試點城市增至20個
鉅亨網編譯莊閔棻 2025-04-22 14:57

面對全球貿易保護主義升溫與川普政府持續加碼的關稅壁壘,中國再次用行動證明「開放」才是應對外部挑戰的最佳策略。中國商務部近日公布了新《加快推進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工作方案》,將服務業開放試點城市增至 20 個,新增大連、寧波、廈門、青島、深圳、合肥、福州、西安、蘇州等九個城市為新一輪試點範圍,展現了中國面對外部壓力仍堅持深化開放的堅定決心。
據報導,在 4 月 21 日的中國國務院新聞發布會上,中國商務部副部長凌激表示,這輪擴大試點的目的是為「加快形成更加豐富多樣的制度創新成果」,並強調此次試點不再劃分任務批次,而是一次性在 11 個省市全面鋪開 155 項試點任務,涵蓋電信、醫療、金融、文化旅遊等 14 個重點領域。
一直以來,服務業都是中國吸引外資的重要引擎。根據中國商務部最新數據,2025 年前三個月,全中國新設外資企業超過 1.2 萬家,實際使用外資近 2700 億元,其中服務業就占了超過七成。隨著新一輪試點展開,服務業對外開放有望迎來新高,進一步釋放市場潛力,提升對全球投資者的吸引力。
這次試點的城市多為中國區域經濟重鎮,不僅擁有良好的對外交通基礎,更具備承接國際服務業轉移的能力。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副部長劉向東認為,擴大服務業開放試點,一方面可以解決國內市場高階服務供給不足的問題,另一方面也能推動中資企業走出去,並在國際新業態新領域規則談判中佔據先機。
隨著服務業成為世界經濟成長的主要動力,及衡量一國國際競爭力的重要指標,中國也正積極主動對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與《數位經濟夥伴關係協定》(DEPA)等高標準國際經貿規則。透過先行開放服務業進行測試,中國希望能形成更多的制度創新成果。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總統川普的「關稅大棒」,似乎忽略了服務貿易。數據表明,服務業已經逐漸成為美國經濟的主導力量,軟體和金融產品是美國主要的出口產品。此外,美國也是中國服務貿易最大逆差的來源地,逆差規模總體呈現擴大趨勢。2023 年中國對美逆差達 265.7 億美元,約占美國服務順差總額的 9.5%。
隨著全球貿易重心日益向數位、金融、專業服務等高附加值領域傾斜,中國唯有透過深化改革與擴大開放,才能在新一輪國際競爭中搶佔先機。
- 貿易戰再起 新興市場債券還能投資嗎?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