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萬投報率達5.9萬倍!表兄弟王傳福呂向陽攜手從深圳起家 撬動全球新能源版圖
鉅亨網編譯陳韋廷 2025-04-16 15:10

最新數據顯示,中國電動車巨擘比亞迪 (002594-CN) 比亞迪股份 (01211-HK) 創辦人王傳福的表哥、融捷集團 (002192-CN)創辦人呂向陽和妻子張長虹以 1550 億元 (人民幣,下同) 資產穩居廣州首富位置,在全球富豪排名中位列第 93 位,這對夫婦身家比去年的 1200 億元成長 24%,在中國企業家排名中從第 18 位上升至第 13 位。據瞭解,一筆 250 萬元的投資造成了呂向陽驚人的財富故事。
1995 年,時任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副主任的王傳福決定辭職創業,卻面臨資金鏈斷裂的危機。當時,呂向陽已從中國人民銀行巢湖分行辭職,通過房地產投資累積了一定資本。面對表弟的求助,呂向陽毅然拿出 250 萬元,佔據其個人資產的絕大多數。「這筆錢就當投資,成功了記得我這個表哥,不成功我們重新開始。」這句承諾,成為比亞迪帝國崛起的起點。
這筆投資很快顯現威力。2002 年比亞迪在香港上市,兩個月內股價飆漲 70%,去年比亞迪成為全球首個新能源汽車產量突破千萬輛的車廠,市值達 1.09 兆元。呂向陽通過融捷集團及個人持股,控制比亞迪 13.55% 的股份,按最新市值計算約值 1477.95 億元,投資報酬率高達 5.9 萬倍。
比亞迪的成功只是呂向陽商業版圖的冰山一角。1993 年,他創立融捷集團,初期專注房地產,2001 年轉向新能源產業,投資鋰電池材料生產基地,2005 年布局上游礦產,拿下四川甘孜州甲基卡鋰輝石礦,掌控新能源產業鏈核心資源。2015 年,他透過借殼上市打造融捷股份,後剝離傳統業務專注鋰電技術。
然而,新能源賽道的風險在 2018 年集中爆發。受鋰價暴跌影響,融捷股份連兩年虧損,2020 年面臨下市危機。關鍵時刻,王傳福再次伸出援手,比亞迪戰略入股其子公司東莞德瑞,並提供大量訂單,助其轉虧為盈。
如今,融捷股份市值 71.66 億元,雖不及比亞迪輝煌,卻成為呂氏財富的重要支撐。
2018 年,呂向陽將觸角伸向健康產業,收購樂金健康並更名融捷健康,生產理療設備、空氣淨化器等產品,並布局遠程醫療。目前,融捷集團業務橫跨新能源、健康、金融三大領域,投資企業市值超 9000 億元,員工規模達 90 萬人,但去年遇到挑戰,融捷股份淨利潤預計同比下降近半,主因鋰價波動擠壓上游利潤。面對產業鏈變局,呂向陽加速轉型,重點佈局電池回收與醫療科技。他深知,「單一產業鏈的黃金時代已結束」。
此外,這位 68 歲的投資家正將目光投向更宏大的藍圖,用多元化戰略抵禦風險,同時鞏固比亞迪「朋友圈」帶來的長期紅利。
呂向陽的致富故事是中國民營企業家「押注長期主義」的縮影。他與王傳福的表兄弟同盟,既是血緣的羈絆,更是利益的共生。當王傳福埋頭研發電動車時,呂向陽在資本市場鋪路,當新能源遭遇寒冬時,兄弟企業的協同效應抵禦風浪。
- 貿易戰再起 新興市場債券還能投資嗎?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