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昔日手下敗將今成頂流!川普加稅145%成敦煌網機遇 在美下載量4天升350名衝上第二
鉅亨網編譯陳韋廷 2025-04-16 09:55

中國跨國出口 B2B 電商平台敦煌網 (DHgate) 一度被市場遺忘,但周一 (14 日) 突然衝上蘋果 App Store 美國免費應用程式總榜第二位,僅次於 Chat GPT,超越 TikTok、Instagram 等全球熱門應用程式,在該平台下載量暴漲的表面下,背後卻暗湧著中美貿易摩擦下的消費暗流與一場精心設計的流量博弈。
中國科技媒體《硬氪》報導,根據第三方數據機構 Appfigures 統計,敦煌網上周五 (11 日) 仍位列美國非遊戲類免費 iPhone 應用程式第 352 位,僅隔四天便躍升至總榜第六,周二 (15 日) 更衝至全美第二,iOS 端單日下載量在 4 月 13 日達到 11.75 萬次,較過去 30 天平均成長 732%,其中美國市場貢獻了 6.51 萬次下載,增幅高達 940%。這一爆發式成長表現與美國總統川普將對中國進口關稅提高至 145% 的時間點高度重疊。
近來,在 TikTok 上,大量由中國供應商和代工廠發布的影片正掀起一場「去品牌化」消費浪潮。影片中,用戶將售價 800 美元的 LV 錢包與敦煌網 100 美元的「同款」對比,強調兩者材質、縫線完全一致,時尚部落客 Ebony Brown 更直言:「我們花數千美元買的歐洲品牌,實際產自中國。」這類內容精準擊中美國消費者對關稅成本的焦慮,而敦煌網被塑造為「替平米的終極答案」。
敦煌網的崛起並非偶然,創辦人王樹彤曾是微軟中國首批員工,2004 年創立平台時瞄準 B2B 小額跨國賽道,試圖在阿里巴巴 (09988-HK)(BABA-US) 主導的 B2B 市場中開闢差異化路徑,但早期因支付、物流體系薄弱,敦煌網始終未能突破巨頭包圍,2020 年營收僅 2.31 億美元,不足阿里國際業務零頭。
招股書顯示,截至 2020 年,敦煌網活躍買家約 496 萬,其中 48% 來自美國,但平台商品以快消品、小商品為主,客單價長期低於亞馬遜同類產品。
這次流量爆發暴露出敦煌網的獨特生存邏輯:避開與巨頭的正面競爭,轉而成為「中國製造平替」的流量入口。
然而,這場流量盛宴的可持續性存疑。儘管美國消費者因關稅轉向敦煌網,但平台商品同樣面臨加徵關稅壓力。若售價 100 美元的仿款錢包成本因關稅上漲 ,終端價格將逼近 300 美元,性價比優勢蕩然無存。
更嚴峻的是,敦煌網的供應鏈弱點正反噬用戶體驗,大量小賣家缺乏品控能力,平台頻現發貨延遲、貨不對投訴,甚至有海外用戶發布「避坑指南」提醒謹防假貨。
觀察人士指出,敦煌網的爆發本質是情緒驅動的短期現象,其商業模式高度依賴「中國製造 + 關稅焦慮」的紅利,但缺乏核心壁壘。
與阿里巴巴成熟的全球物流網絡、Temu 的社交裂變行銷相比,敦煌網的技術投入佔比持續走低,2020 年研發費用僅佔營收的 5.2%。
天風證券數據顯示,敦煌網網站月訪問量僅為阿里巴巴國際站的 18%,用戶留存率長期低於業界平均值。
報導最後指出,儘管敦煌網借勢收割流量,未來仍面臨雙重挑戰,一是美國市場對「中國製造」的依賴可能隨著產業回流政策減弱,其次是低價白牌模式難以突破成長天花板。
- 衰退機率飆60% 投資人如何自保?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