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A股港股

信托業風險正加快暴露 傳中銀監要求守牢防火?

鉅亨網新聞中心


路透上海4月20日 - 中國信托業風險水平雖整體可控,但也正面臨築牢「防火?」的壓力。兩位消息人士周四透露,銀監會對當前信托業風險定調為「正在加快暴露,與其他行業風險相互傳染性增強」,實際風險水平可能高於預估,要求避免交叉傳染,堅決守住風險底線。

他們引述銀監會信托部主任鄧智毅日前在2017年信托業監管工作會議上講話稱,信用風險是信托資產面臨的主要風險。2016年以來,房地產信托業務、煤炭、鋼鐵等產能過剩領域的風險更加突出,信政合作業務風險緩釋不足的問題愈加普遍。

「隨著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入推進,很多新的風險隱患還在不斷積累。」鄧智毅稱,要關註信托公司以各種接盤方式處置風險的真實性等。

具體來看,比如傳統重點領域的風險開始向上下遊行業傳遞;大客戶集中度上升,企業負債率不斷增加,違約事件時有發生;部分債權信托業務由於存在風險揭示不到位、信息披露不充分、違規保本保息等問題,信用風險未完全轉移給投資者;部分信托公司風險資產分類不實,未充分揭示信用風險,實際撥備和資本水平不足等。


銀監會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末,中國信托風險資產余額1,175.39億元人民幣,比年初增加202.09億元;風險率0.58%,比年初下降0.02個百分點;當年共化解518.11億元信托風險資產。

鄧智毅要求,信托公司要進一步強化信用風險識別監測,特別關註通過產品嵌套、非標資金池、表內外互相接盤、母子公司關聯交易等方式騰挪、隱匿風險的行為。

同時,加強重點領域信用風險防控以及妥善化解風險。包括高度重視熱點城市房地產市場走向和大型房地產企業集團經營狀況,提前做好風險預判和防控工作;嚴查房地產信托通過明股實債、投資合夥企業、資管產品和特定資產收益權、投向房地產上下遊企業等方式,變相開展房地產信托業務,規避房地產貸款監管要求,或為其他機構違規開展房地產金融業務提供便利。

路透暫未能聯絡到中國銀監會對上述消息予以置評。

在流動性風險方面,鄧智毅表示,部分信托公司非標資金池清理並不理想,個別開放式證券投資信托產品低流動性資產投資比例較高,信用風險和市場風險極易轉化為大額流動性風險暴露。

而且部分非標資金池存在瞞報業務數據、利用各類金融資產交易平台進行所謂的「非標轉標」、通過TOT(信托中的信托)設計變相開展非標資金池業務的現象。

「對於非標資金池,要繼續加大清理力度,對於清理不力的信托公司要嚴格問責,並將其信用風險和流動性風險納入信托公司資本占用、撥備計提和流動性管理範疇。」他補充稱。

截至2016年末,非標資金池信托資產余額1,594.08億元,比年初減少290.9億元;其所持非標資產余額916.34億元,比年初減少419.20億元。

在政信業務合作方面,鄧智毅指出,存在違規接受地方政府擔保,變相增加地方政府隱性債務的現象;信托公司要積極探索PPP項目資產證券化,增強流動性,但不得通過保底回購、隱性擔保等方式變相增加地方政府債務。

他還提到,今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聯合對中國開展金融部門評估規劃過程中,突然提出要將中國信托產品及其監管納入《國際證監會組織證券監管目標和原則》評估範圍,但通過會談了解信托產品特性和監管情況後,最終明確信托產品不適用證券監管原則。這一評估結論證實了信托產品不屬於證券監管範疇,信托業不能簡單歸入資管行業。

「信托業是不同於其他資管行業的獨立金融子業,要加強監管引領,促進信托回歸業務本源。」他強調。

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末,全行業受托管理信托資產余額20.22萬億元,同比增24.01%;實現凈利潤608.06億元,同比增長4.12%。

更多精彩內容 請登陸財華智庫網 (http://www.finet.com.cn) 財華香港網 (http://www.finet.hk)或現代電視 (http://www.fintv.com)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