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需缺口支撐 鋅價短期仍有上調空間
鉅亨網新聞中心
基本面持續利好,市場炒作題材不斷,近期有色金屬在期貨市場可謂是出足了風頭,10月25日,滬鋅、滬鋁、滬鉛暴力漲停。沉寂已久的滬鋅一度突破萬九關口,近乎瘋狂的單日漲幅吸引了市場的關注,滬鋅刷新2011年8月份以來新高19180元/噸,周漲幅愈5%,現在19100元/噸附近波動。
基於近期公布的9月鋅精礦產量、進口量數據以及1-9月的整體情況,預計短時間鋅供應端的緊缺不會發生改變,需求方面,11月份傳統消費淡季來臨,需求可能逐漸轉弱,但從庫存來看,社會庫存下降趨勢並未逆轉,庫存仍舊不斷創出新低。綜合供需因素,供給端的緊張仍然是當前的鋅錠基本面的主要矛盾。預計鋅價仍有上調空間。
鋅礦供應偏緊向冶煉端傳導
鋅價強勢增倉上行,這背後除去人民幣貶值、流動性充裕等因素之外,市場仍然相信鋅精礦供應偏緊的邏輯仍然有效。
國內鋅精礦(50%、含稅)價格跟隨鋅價大漲,截至周五雲南鋅精礦報14400-14600元/金屬噸,湖南鋅精礦14600-14800元/金屬噸,甘肅14400-14600元/金屬噸,廣西14600-14800元/金屬噸,較上周850元/金屬噸。國內外鋅礦貨源持續收緊,五礦資源公布,今年上半年集團鋅礦資源量(含金屬)減少2%,鋅礦儲量(含金屬)減少10%,加上下游冶煉廠冬儲備礦,鋅礦加工費進一步下滑,國產礦加工費降至4200-4400元/金屬噸,進口礦加工費下調至70-90美元/干噸,預計短期短缺現象難改觀。
據ILZSG數據顯示,2015年全球鋅礦產量為1347.74萬噸,2016年1-7月份產量739.73萬噸,預計全年產量1265.9萬噸,同比下滑6.07%。鋅精礦現貨加工費持續回落,截至10月,國產鋅精礦加工費為4500元/噸,進口鋅精礦加工費為95美元/干噸,創歷史新低。
國泰君安期貨分析師認為,盡管國內新礦山投產緩解鋅精礦供應,但仍無法滿足冶煉需求。與此同時,目前冶煉廠開始進入冬儲采購原料階段,但進口鋅精礦虧損幅度為1000元/噸左右,導致進口量連續萎縮,預計冬儲階段國內鋅礦供應將維持偏緊局面。
鋅礦供應短缺向冶煉端傳導。ILZSG數據顯示,1-7月全球精煉鋅產量同比萎縮4.4%,至777.61萬噸,國泰君安期貨分析師以近5年來單月最高產量120.93萬噸估算,2016年總產量為1382.26萬噸,同比萎縮0.54%,實際產量下滑幅度應該會更大。
下游需求向好鋅供應短缺
從下游需求來看,2016年迄今鋅主要終端消費領域如房地產、汽車等板塊,表現良好。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9月中國竣工面積累計增長12.1%,四季度為房地產竣工高峰,預計竣工面積還將繼續攀升;1-9月中國汽車產量累計同比增長12.3%,創2014年3月以來新高。
基於終端需求穩健增長,帶動精煉鋅下游消費端,如壓鑄鋅合金、鍍鋅、氧化鋅等產量的較快增長。數據顯示,1-7月份中國鋅需求量平均增速5.56%,而去年同期平均萎縮0.23%。
鋅精礦供應緊張向冶煉端的傳導,令精煉鋅產量持續下滑,而同時下游需求向好,這令精煉鋅的供需平衡轉向短缺。這一方面體現在鋅庫存的下降,截至9月末,滬粵津三地庫存27.44萬噸,較6月份減少5.45萬噸,下降幅度為16.57%,預計10月鋅加工企業補庫之後,社會庫存仍將延續下跌趨勢。另一方面精鋅的供需平衡開始轉為短缺。WBMS數據顯示,2016年1-8月全球鋅供應短缺2.9萬噸,預計9-12月份鋅供應難有釋放,2016年全年維持短缺狀態,而2015年同期過剩量為12.3萬噸,全年供應過剩16.7萬噸。
短期上漲邏輯仍存
中糧期貨(博客,微博)分析,在目前這種流動性充裕、回報率下行、總需求平穩的背景下,市場還是傾向聚焦於供應端存在明顯交易點的品種。基於這樣的思考,中糧期貨認為鋅背後的邏輯仍然沒有結束,國內鋅精礦供應最困難的時刻還沒有到來。進入四季度後,冬季隨之到來,鋅精礦的供應問題或許將迎來證實或證偽的關鍵時刻,疊加今年冬季可能出現的拉尼娜現象,使得鋅礦供應問題依然嚴峻。因此,鋅仍然是可以作為多頭配置的品種。
但是鋅價大漲,除基本面支撐外,還得益於投資者炒作,市場人士指出,下周將迎來美聯儲11月份議息會議,會議結果公布前,投資者鎖定利潤可能性較大,警惕滬鋅高位回落風險。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本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准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 從6月延至9月?市場重估聯準會降息節奏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