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馬世紀會 台獨抗議 美審慎歡迎 《紐時》:見識習近平膽識
鉅亨網新聞中心
圖片來源:香港明報
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與台灣的馬英九總統歷史性會面,將於周六(7日)下午在新加坡登場,除公開階段供媒體拍照外,閉門會面約20分鐘,會後將各自舉行記者會,並共進晚餐。國台辦表示,雙方以兩岸領導人身分和名義會面,見面互稱「先生」。台總統府強調,這次是正式會面,堅持對等、尊嚴原則,絕非黑箱作業。分析普遍認為,「習馬會」具里程碑意義,將為兩岸關係寫下歷史新頁。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杜魯道昨天表示審慎歡迎,稱美國歡迎兩岸這些年改善關係的舉措,鼓勵北京與台北當局繼續在「尊嚴與尊重」的基礎上展開建設性的對話。《紐約時報》形容,「習馬會」讓外界見識習近平的膽識,相較於前任的胡錦濤,習願意在外交事務上冒更多風險。
《星島日報》報導,在台灣大選前夕舉行的「習馬會」,是兩岸分治66六年來,兩岸最高領導人的首次正式會面,綠營則強烈批評是黑箱操作。雙方昨天正式公布消息和程序,國台辦主任張志軍表示,11月7日下午,兩岸領導人握手後將開始正式見面。分為兩個階段,一是公開階段,媒體可以在現場採訪,第二是閉門階段,兩岸領導人將集中精力就一些重要問題交換看法。會面結束後,雙方將各自召開記者會。之後,習近平與馬英九將共進晚餐。
「這次見面的確來之不易。」張志軍強調,因為兩岸之間長期存在一些政治分歧,如何處理領導人見面的身分就是個難題,經協商之後,這次是以兩岸領導人的身分和名義進行,大陸是以大陸方面領導人,台灣是以台灣方面領導人,兩位見面時互稱「先生」,「這是按照一個中國原則作出的一種務實安排,體現了擱置爭議、互相尊重的精神,雙方也都可以接受。」
張志軍說:「兩位領導人的直接交流對話,有助於雙方妥善處理兩岸關係發展中的一些難題,增進互信、管控矛盾分歧,有利於『九二共識』共同政治基礎的鞏固。」「這在兩岸關係發展史上是一件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大事,會面將把兩岸的交往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
台媒體引述官方消息表示,「習馬會」將在新加坡香格里拉大酒店舉行,傳媒拍照後,兩人將單獨會面約20分鐘。台方陪同人員包括總統府秘書長曾永權、國安會議秘書長高華柱等6人。大陸方面的陪同人員尚未見公布。
台總統府昨天重申,「習馬會」是在「對等、尊嚴」原則下於第三地舉行,不會觸及政治談判,不會簽署或承諾簽署任何協議,也不會發表共同聲明,單純是為台灣未來發展打造有利條件(包括兩岸領導人會面常態化),確保台海和平繁榮永續格局。
陸委會主委夏立言說,此次會面絕沒有「暗箱作業」,「沒有考慮到這次(總統)選舉,完全沒有。」「最重要目標是鞏固兩岸和平、維持台海現狀」。據悉,馬英九總統今天將舉行記者會對外說明。
「習馬會」周六在新加坡登場,台灣綠營激烈反對。民進黨主席暨總統參選人蔡英文昨天批評「習馬會」意圖影響台島大選、傷害台灣民主政治。民進黨立院黨團質疑會面是黑箱作業,杯葛行政院長毛治國的相關說明會。台聯等台獨團體則組織發動多場抗議,向總統府投擲煙霧彈、雞蛋等,還聲稱將會採取更激烈的方式抗議。
「習馬會」消息傳出後,時代力量等多個台獨團體昨天上午先到立法院前抗議,但沒有民眾支持,他們轉赴凱達格蘭大道總統府表達訴求。下午3時許,一群台聯青年軍在凱道抗議,有5人忽然騎3部電單車衝入管制區內,朝總統府投擲數顆煙霧彈,在現場維持秩序的警察見狀立即上前逮人,並用警車帶到附近派出所偵訊。
「目前正值台灣選舉的敏感時期,在這個時間進行會面,必定會讓人質疑是否意圖影響選舉。」目前民調支持率大幅領先的蔡英文昨天表示,今次會面的公布混亂倉卒,傷害台灣民主政治,「昨晚突然傳出消息,相信人民和她一樣,都感到相當突兀。」
蔡英文還說,馬英九即將卸任,「絕對不會允許,他在即將卸任之時,為了個人的政治評價去框限台灣的未來,更無權去承諾自己無法負責的事情」,只要在符合對等尊嚴、公開透明、不涉政治前提的原則下,她樂見兩岸之間的正常交流。 (接下頁)
[NT:PAGE=$]
昨天上午,行政院長毛治國、陸委會主委夏立言到立法院報告「習馬會」事宜,台聯籍立委賴振昌等人先在會議室外抗議,進場八分鐘後就率先離席。
台聯主席黃昆輝舉行記者會稱,馬英九背棄諾言,犧牲台灣利益換取個人虛名,黑箱作業藐視國會、踐踏人民,他已下令台聯黨團全面杯葛、絕不背書。
「這次會面是兩岸歷史上非常重要的一步。」國民黨總統參選人朱立倫昨天強調,希望兩岸關係持續在國民黨堅持的政策上有所進展,進一步推動合作雙贏。他還批評民進黨全面出動用攻擊、辱罵方式面對兩岸關係進展,他對此「很遺憾」。
國民黨立院黨團召開記者會「表示全力支持」,黨團書記長林德福說,確實事先不知道「習馬會」,「但這是兩岸領導人分治後第一次會面,有歷史意義。」
立委賴士葆說,該黨團已發動連署,要求馬英九回台後到立法院報告,事前事後皆公開透明,沒有「黑箱」問題。
親民黨主席宋楚瑜表示,雖然馬習會決策過程不透明,讓朝野驚愕,但追求兩岸和平發展、維護海峽穩定,是他及親民黨一貫立場,不會反對兩岸領導人會面。
「習馬會」登場,引發國際社會強烈關注。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杜魯道昨天表示審慎歡迎,稱美國歡迎兩岸這些年改善關係的舉措,鼓勵北京與台北當局繼續在「尊嚴與尊重」的基礎上展開建設性的對話。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表示,將注視雙方的對話。
法新社等三大通訊社都關注「習馬會」。對於台灣明年總統大選的影響,是分析報道主要關切的方向。法新社引述的專家認為,美方雖支持近來兩岸融冰,但不希望台北和北京太過親近。
美聯社採訪的專家認為,太向北京靠攏,恐將影響國民黨爭取有疑慮的選民。美國「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亞洲問題專家葛來儀認為,目前台灣民意對兩岸關係抱持比較懷疑的態度。
《紐約時報》形容,「習馬會」讓外界見識習近平的膽識,相較於前任的胡錦濤,習願意在外交事務上冒更多風險。文章說,習近平在南海議題一向採強勢作風,也與英國及歐洲大陸維持密切關係藉以制衡美國,甚至會見了緬甸民主領袖昂山素姬,這與之前中國領導人有所不同。
報導引述中國人民大學政治學教授王陽進認為,縱使國民黨明年大選輸了,「習馬會」也為可能的變化奠定較符合大陸長遠期待的基礎。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