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準雖然遲到 但政策回到軌道
鉅亨網新聞中心
劉東亮?中國金融資訊網人民幣頻道特約專欄分析師
中國人民銀行2月29日決定,自2016年3月1日起,普遍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以保持金融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引導貨幣信貸平穩適度增長,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營造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
央行普降準備金50個BP,市場沉寂許久后迎來驚喜,我們一直期待的降準雖然遲到,但這標志著政策已回到軌道。
為什么此時降準?短期原因很多,包括本周流動性到期規模高達萬億,需要補充流動性,周小川行長在G20會議上提出居民加杠桿,需要配套資金支援,股市連續大跌,需要提振人氣,等等,但根本原因我們認為不外乎兩點:
1)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寬鬆政策無法缺席,正如我們在此前1月PMI數據點評中指出的“供給側改革並非一朝一夕能夠見效,政策按兵不動將會對實體經濟帶來更大的下行壓力,明確寬鬆政策並未退場有利於提振市場預期和實體經濟的信心”;
2)單純依靠公開市場操作無法有效緩解資金壓力,已為市場屢次證實,只有無成本長期資金入市才能緩解資金面,才能壓低短端利率,進而壓低長端利率,這是降低融資成本不可或缺的路徑;
對於本次降準后的市場,我們的看法是:
1)本次降準標志著寬鬆政策已經重回視野,預計年內仍有3次以上降準,且理論上降息不會太遠,但假如央行更希望通過利率走廊來調節利率,那么應當關注逆回購等公開市場工具利率是否會出現調整;
2)資本市場有機會短期企穩,但股市根本性好轉需要實體經濟盈利能力的根本性改善,不認為降準降息能夠扭轉當前熊市,不過一線城市地產等資本品可能繼續呈現過熱局面;
3)債券牛市可以繼續,此前對固收市場的擔憂可暫且放一放,對寬鬆政策預期的抬頭,或會令債券市場重現“買買買”;
4)人民幣匯率短期將承壓,在岸、離岸均將出現下跌,但只要CFETS指數繼續發揮作用,匯率也不大可能出現極端波動,不過人民幣的長期貶值預期仍會持續存在;
5)寬鬆政策對經濟的刺激作用已經出現邊際弱化,寬鬆重新登場只是起到緩沖器和爭取時間的作用,經濟前景歸根結底仍有賴於更多改革措施的推出。
(作者系招商銀行總行資產管理部高級分析師,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所在機構無關)
特別聲明:文章只反映作者本人觀點,中國金融資訊網采用此文僅在於向讀者提供更多資訊,並不代表贊同其立場。轉載和引用此文時務必保留此電頭,注明“來源於:中國金融資訊網”並請署上作者姓名。
- EBC全球百萬美金交易大賽 立即體驗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