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億學生都得裝的APP究竟是什麼?
鉅亨網新聞中心
這幾天,廣州不少中小學生家長被學校緊急召集開會,填寫孩子學籍相關信息,還要通過手機下載一個叫“教育技術服務平台”的APP上傳資料。
據悉,除天津市和海南省外,目前全國大部分地區中小學生都已下載了這個APP,涉及數億學生。不少家長擔心,學生和家長信息會因為第三方機構介入而被泄露。
23日,南方日報記者從教育部官網了解到,“教育技術服務平台”是由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組織建設的即時通信平台,並已採取了多項措施保障信息安全。
◎回應一
軟件為教育部直屬單位組織開發
針對為何核查學生學籍信息的問題,教育部答覆稱,部分學生學籍信息存在缺項、錯誤、未更新等問題,個別學生因沒有提供居民身份證件號未獲得正式學籍號。為加快處理相關問題,進一步提高全國學籍系統學生信息質量,教育部啟動數據質量核查工作,並將進展情況納入月度通報。
此外,教育部還表示,“教育技術服務平台”是由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組織建設的即時通信平台。據了解,教育管理信息中心系教育部直屬事業單位。而該平台則由大唐電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屬天天艾米(北京)網絡有限公司開發。
記者查核相關資料發現,2014年6月19日,大唐電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與新華瑞德(北京)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英孚斯邁特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共同出資設立天天艾米(北京)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簡稱“天天艾米”)。而目前家長們熱論的“教育技術服務平台”則是屬於天天艾米開發的一個專為教育領域服務的即時通信品。
◎回應二
三重措施保障學生隱私
對於家長們擔心的學生信息是否會被泄露的焦點問題,教育部回應,“全國教育技術服務平台”採取了多項措施保障信息安全。
據悉,這些措施包括有:一是所有確認表照片均直接傳送並保存在學生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的省級教育數據中心,與學籍信息同等對待,“教育技術服務平台”不保存任何確認表照片信息;二是平台在上線前已通過專門信息安全服務機構的嚴格安全檢測;三是在確認表照片傳輸和存儲過程中都採取了可靠的加密方式。“上述措施可充分保障確認表照片和學籍信息的安全”。
對此,全國人大代表、廣東國鼎律師事務所主任朱列玉分析稱,開發APP品的公司在其把品交付教育部使用后,對品的質量、性能負責。如果在使用中,因品性能缺陷引起信息外泄,開發者負有首要責任。教育部要對保密負監管責任。保密不善或出現惡意外泄的情況,教育部可能面臨擔責。
南方日報記者 謝苗楓 畢嘉琪
實習生 韓林瑩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