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公告

思捷年度勁蝕37億 歷來最差 邢李㷧高峰淡出 業績一蹶不振

鉅亨網新聞中心


图片说明

馬浩思(左)相信,公司新推出的「垂直業務模式」有助銷售情況改善,或可轉虧為盈。旁為鄧永鏞。  圖片來源:香港文匯報


近日備受負面消息困擾的思捷環球(0330-HK),受中國商譽減值25.12億元影響,昨公佈截至6月底止的全年業績由盈轉虧,勁蝕36.96億元,每股虧損1.9元,為公司1993年上市以來最差。繼2013年度之後,今年將不派末期息。集團行政總裁馬浩思警告,未來需要降低產品售價以抵銷歐羅疲弱的不利影響,並需要關閉表現差的分店。思捷「ESPRIT」曾是香港最著名的服飾品牌,但創辦人邢李㷧於2008年辭去所有職務後,思捷逐漸開始走下坡,近年來業績多次「見紅」,2013年更被踢出藍籌股行列。

香港《文匯報》報導,思捷虧損36.96億元,較市場預期為差,每股虧損1.9元,不派末期息。公司指出,去年盈利錄得大幅虧損,主要受非經常性撥備及減值共29.65億元拖累,其中大部分屬非現金,當中為中國商譽減值25.12億元,以及表現欠佳店舖作出的撥備及減值4.53億元。思捷強調,集團的資產負債表穩健,淨現金為50.17億元,負債為零。

期內,營業額下跌19.84%至194.21億元,因為總可控制面積按年減少8.8%,加上2014年的秋冬季期間,歐洲出現異常和暖的冬季,為銷售和價格帶來壓力。毛利率由去年50.2%減少至49.9%;同店銷售下跌7%。不過,今年6月至8月的同店銷售則按年上升4.1%。

以地區劃分,德國、歐洲其他地區及亞太區營業額分別錄得89.61億元、71.18億元及32.16億元,佔公司總營業額46.2%、36.6%及16.5%。

馬浩思表示,公司於去年從內部進行策略性轉型,今年2月推出垂直模式下的新產品,銷售有明顯改善。不過,新模式運行時間較短,仍有待觀察,不過有信心通過該新模式可以扭虧為盈。

存貨周轉日數由上年度的90日增加至期內的104日,馬浩思表示對現時水平不滿意,但未有太擔心,因為相信隨銷售情況改善,舊貨的產品可被消化。他又指,今年的開店態度會保持謹慎,若待評估後有利潤及有正面回報時,公司才會開店。

對於本港零售市場表現,財務總裁鄧永鏞表示,現時香港零售業有壓力,因為內地旅客減少訪港消費,但難以預測未來的零售表現。公司會做好產品質素,今年新推出的「垂直模式」令公司產品質素、設計和價格都優於以往,有信心可增加銷量。

早前獨立股評人David Webb懷疑思捷被財匯局調查,馬浩思再次強調,未有收到正式通知被調查,有關揣測出現在公司公佈業績前,認為對品牌造成傷害,同時是誤導投資者,事態嚴重,認為當局應該調查整件事,而不是調查公司。另外,鄧永鏞亦感謝財匯局發出公告澄清傳聞,希望市場可以參考。

《星島日報》報導,馬浩思對分店維持審慎態度,指如果經過評估後盈利好轉,亦不排除增設分店。由於已宣布關閉或縮減無盈利的店鋪,零售銷售面積可能輕微下降。

馬浩思稱於今個財政年度,因應以減價為主導的市場環境,有必要推行更多促銷及減價活動,對毛利率構成相當大的壓力,但精簡供應鏈有助減輕壓力,因此期內毛利率相對平穩,毛利率由去年同期的50.2%微跌至49.9%。他預期下個財政年度的毛利率會趨平穩或輕微上升。早前已就製成品採購作匯率對沖,但業績料續受歐羅持續疲弱所影響。

图片说明

圖片來源:香港文匯報

思捷環球是由香港製衣大王邢李㷧創立的,以「ESPRIT」品牌打響知名度。在他帶領下,思捷曾是香港最著名的服飾品牌,其連鎖店遍佈全球,公司市值最高接近2000億元,是基金愛股,一度被視為港股中的「零售股王」。但邢李㷧於2008年辭去所有職務後,思捷逐漸開始走下坡,近年來業績多次「見紅」,2013年更被踢出藍籌股行列。

邢李㷧於1972年成為「ESPRIT」的香港代理商,之後組建了思捷環球大力發展該品牌,上世紀80年代,公司開啟了快速設計生產上新、大幅縮短供應鏈的創新模式,在當時可謂是「快時尚」,是年輕人心目中的「最潮品牌」。1993年公司在香港上市,之後聲勢愈來愈旺,其連鎖店曾遍佈全球,在英國最熱鬧的市中心設有很大的門店,被譽為亞洲企業在歐洲發展成功的典範。

公司股價也成倍飆升,2002年12月成為恒指成份股之一,被喻為港股中的「零售股王」,公司市值曾長期保持在千億元以上水平。不過,正當思捷踏入最輝煌的時期,邢李㷧卻悄然開始了退出公司的步伐,於2006年辭去主席一職,成為非執行董事,並於2008年辭去所有職務,徹底離開他經營了30多年的公司。在此期間他多次減持公司股份,於2010年賣出了所有股份,前後套現232億元。

在「後邢李㷧時代」,思捷也曾交出過亮麗的成績單。2008年淨利潤64.5億元,在高峰時公司市值曾創下近二千億元的歷史高位。2010年的淨利潤仍有42.26億元,但2011年的業績急劇跌落至7900萬元,跌幅高達98%。此後更是一蹶不振,業績多次「見紅」。公司曾先後請來零售界的猛人范德施、馬浩思出任高管,又請來「救火隊長」柯清輝擔任主席,但都未能扭轉頹勢。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