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特期貨1隊]天氣影響進入尾聲 需求決定底部
鉅亨網新聞中心
天氣影響進入尾聲需求決定底部
8月天氣適宜,美豆生長狀況良好。有市場機構預估美豆單產達50蒲/英畝以上。市場普遍預期USDA9月供需報告中對種植面積不會進行調整,但會繼續調高單產和新作結轉庫存。目前對於大豆「莢數」的調研已基本確定,最後單產如何,將取決於大豆「粒重」。下半年巴西或許從大豆出口國轉變為進口國,或許還需要進口豆粕,支撐美豆系的出口良好前景。美豆9-12月船期和出口運輸能力偏緊,要警惕市場就此展開炒作。加拿大油菜籽預期小幅減產。國內方面,油菜籽進口政策改變,有助於油菜籽進口恢復,進口榨利良好也刺激進口積極性。9-10月大豆平均到港量不足600萬噸,油廠豆粕庫存從8月峰值持續下滑,第四季度仍有大豆采購缺口。需求方面,雙節來臨,9月整體飼料需求預計溫和增長。市場對於9月豆粕現貨走勢有基差走擴的預期。
市場近期關注焦點為USDA9月報告調整產量和新作結轉庫存的幅度。預計美豆價格運行在900-1000區間為大概率事件,另外需注意對於美豆港口運力的炒作。國內豆粕受短期進口大豆量偏低和雙節來臨下游消費需求溫和增長影響,國內豆粕預計9月表現會較外盤偏強。國內菜粕水產消費高峰期即將過去,需求端支撐較豆粕弱。對應1701豆粕下方支撐2700-2800,上方壓力3000-3100。1701菜粕下方支撐2000-2100,上方壓力2300-2350區域。
黃曉
策略分析師
倍特期貨有限公司
第一部分:美豆和油菜籽影響因素分析
美豆最終單產取決於大豆「粒重」
美豆價格在8月份出現受壓回落,主要因為8月份美豆產區天氣狀況良好,美豆生長優良率一直維持在近年高位,截止到8月28日,美豆生長優良率為73%,較上周提高1%,上年同期為63%。拉尼娜發生的時間和強度有所推遲和降低,導致前期處於歷史高值區域的多頭持倉出現減持。基金多頭持倉從最高的超過32萬到8月30日的21萬,基金空頭持倉從最低的5.8萬增持到目前的7萬,龐大的持倉進行變動,導致8月美豆價格反彈受壓,又跌破1000美分大關,目前在950美分區域徘徊。
目前美豆生長狀況良好,美國遙感機構KERNEL報告顯示美豆種植面積高達8655萬英畝,單產預估為50.4蒲/英畝。為期4天的ProFarmer中西部作物種植帶年度巡查結果顯示,美豆生產狀況良好,預計美豆單產將達創紀錄的49.3蒲/英畝和總產量40.93億蒲,高於USDA8月報告中的48.9蒲/英畝和40.6億蒲。市場普遍預期USDA9月供需報告中對種植面積不會進行調整,但會繼續調高單產,從而新作結轉庫存方面亦會進行相應調整。目前對於大豆「莢數」的調研已基本確定,最後單產如何,將取決於大豆「粒重」。對於拉尼娜的認識,目前多數機構傾向於後期即使進入拉尼娜模式,亦為較弱程度。也就是說,9月出現異常惡劣的天氣概率較低,這也意味着美豆今年豐產的概率大,但能否達到超50蒲/英畝的創紀錄單產仍然需要天氣的配合。
巴西大豆可能出口變進口
巴西方面,作為傳統的大豆生產出口大國,今年巴西的大豆出口反常,6月以來,巴西大豆出口量持續下滑,較去年同期出口量大幅下降,前期厄爾尼諾造成巴西大豆的減產、雷亞爾的劇烈波動和出口高峰的提前造成巴西目前大豆出口境況。巴西政府表示,下半年巴西或許從大豆出口國轉變為進口國,需要進口大豆來維持其壓榨行業的運轉。另一方面,巴西本土飼料成本上升,或許還需要進口豆粕。這兩點也支撐美豆系的出口良好前景。
美豆港口運力或成炒作點
由於南美大豆供應缺乏,中國臨儲大豆成交疲軟,美豆出口需求強勁,美豆9-12月龐大的出口運輸合同考驗港口運輸能力。目前美豆出口商的大豆貼水報價較正常水平仍然偏高許多,從側面也印證了船期和出口運輸能力偏緊。要警惕市場就此展開炒作。
加拿大油菜籽預期小幅減產
加拿大統計局發布油菜籽產量預估為1700萬噸,低於上年的1720萬噸。由於加拿大大草原地區近來出現大雨,可能影響油菜籽的收獲規模。
第二部分:國內油籽供需情況
油菜籽菜粕進口情況
國內油菜籽受壓榨利潤限制,主要由小榨需求為主,而小榨所產生菜粕作為飼料的使用價值偏低,因此國內200型菜粕的供應很大程度上受進口油菜籽的影響。海關數據顯示,7月份我國進口油菜籽數量為34.11萬噸,同比增加68.69%。2016年1-7月,我國共進口油菜籽共233.55萬噸,同比減少8.25%。進口數量下降的問題在於進口政策問題。對於要求加拿大菜籽雜質率在1%以內的規定出現重大變化,中加雙方達成協議不再對加拿大進口油菜籽實施雜質率在1%以內的規定,而是沿用原先的標准。這有助於油菜籽進口恢復,進口榨利方面雖較前期峰值300-400元高位下滑,截止到8月下旬,仍有100-200元的壓榨利潤,也刺激進口積極性。菜粕方面,7月進口菜粕到港數量為1.1萬噸,今年1-7月累計進口菜粕為17.3萬噸,較去年同期大幅增加92.3%。7月我國菜粕進口量較前幾月明顯下降,最主要受下游消費低迷影響。
中國大豆進口和豆粕庫存情況
數據顯示7月我國進口大豆776萬噸,同比降18.3%。國內臨儲大豆拍賣和大豆盤面榨利不佳是導致進口量下滑的主要原因。市場消息稱,國內9月船期的貼水買入已約600-650萬噸,10月船期的800萬噸需求已買80%左右,11月700-740萬噸需求采購了30-40%,12月的預計700萬噸需求只采購了10-20%。目前預期9-10月份國內進口大豆平均到港量不足600萬噸,11月份預計700萬噸以上。
7月中旬以來,國內豆粕價格持續下滑,國內貿易廠商出口速度明顯放緩,庫存周期一再壓縮,多數貿易商采取少量多次的采購策略,飼料廠商也積極去庫存,大中型飼料廠家庫存降至5-7天。雖然整體豆粕供應仍相對充足,但8月中旬以來,豆粕庫存壓力已從前期高位逐步下降,另一方面,9-10月份預期進口大豆量處於較低水平,國內臨儲大豆拍賣成交率及流入壓榨數量低於預期,使得大部分油廠並未大幅下調豆粕價格,再加上中秋和國慶假期來臨有補庫的需求,市場對於9月豆粕現貨走勢有基差走擴的預期。
8月2日,中國商務部舉行美國DDGS反傾銷反補貼聽證會,會議結果引發業內對征收懲罰性關稅的預期。如果懲罰性關稅政策實施,則會抑制DDGS進口熱情和增加進口成本,從而一定程度對國內粕類市場形成提振。目前雙反調查正在進行中,最終結果如何我們還需關注。
整體飼料需求預計溫和增長
我國的飼料市場主要分為生豬養殖、禽類養殖和水產養殖市場。國內生豬養殖情況對於豆粕的消費非常重要。豬價的持續回升,使得養豬利潤出現巨幅增長。截止到8月26日當周,雖養殖利潤較最高值有所回落,但仍維持在外購仔豬287元/頭和自繁自養仔豬751元/頭的高位。7月份的能繁母豬仍維持在低位,與6月的3760萬頭小幅下滑至3752萬頭,生豬存欄量為37596萬頭,較6月的37634萬頭小幅下滑。良好的養殖利潤刺激,後期存欄仍有回升可能。但國家對於養殖的環保要求,一定程度限制了養殖業的規模復蘇。受雙節影響,蛋雞養殖利潤也出現大幅上升。8月國內飼料消費總體仍較為疲弱,7月生豬存欄量下滑導致豬飼料消費下滑,蛋禽料總體持平、肉禽類持平或略增。隨着中秋和國慶雙節來臨,同時涼爽秋季到來使得存欄畜禽類采食量增加,生豬也進入最後催肥階段,預計9月豬料消費環比將溫和增長,其他飼料消費也將有所好轉。
第三部分:總結
8月天氣適宜,美豆生長狀況良好。有市場機構預估美豆單產達50蒲/英畝以上。市場普遍預期USDA9月供需報告中對種植面積不會進行調整,但會繼續調高單產,從而新作結轉庫存方面亦會進行相應調整。目前對於大豆「莢數」的調研已基本確定,最後單產如何,將取決於大豆「粒重」。下半年巴西或許從大豆出口國轉變為進口國,需要進口大豆來維持其壓榨行業的運轉。另一方面,巴西本土飼料成本上升,或許還需要進口豆粕,支撐美豆系的出口良好前景。美豆9-12月船期和出口運輸能力偏緊,要警惕市場就此展開炒作。加拿大油菜籽預期小幅減產。
國內方面,油菜籽進口政策改變,有助於油菜籽進口恢復,進口榨利良好也刺激進口積極性。國儲拋豆、榨利不佳和油廠出庫速度放緩導致7月大豆進口量下滑,9-10月大豆平均到港量不足600萬噸,油廠豆粕庫存從8月峰值持續下滑,第四季度仍有大豆采購缺口。良好的生豬養殖利潤刺激,後期存欄仍有可能回升,但目前規模受限。需求方面,雙節來臨,9月整體飼料需求預計溫和增長。市場對於9月豆粕現貨走勢有基差走擴的預期。關注DDGS反補貼反傾銷的政策措施影響。
走勢判定:
美豆價格反彈受壓回落,部分反映了市場對於單產數據增加的預期。市場近期關注焦點為USDA9月報告調整產量的幅度。如果USDA報告維持新作結轉庫存低於上一年度,那麼即使美豆向下調整,再次跌破850的概率也很低。由於市場已有機構作出超過50蒲/英畝的美豆單產預估,再繼續大幅上調的空間有限。另一方面,考慮越往下成本支撐作用越強和美豆出口前景良好,900美分區域下方空間亦有限。預計美豆價格運行在900-1000區間為大概率事件,另外需注意對於美豆港口運力的炒作。國內豆粕受短期進口大豆量偏低和雙節來臨下游消費需求溫和增長影響,國內豆粕預計9月表現會較外盤偏強。國內菜粕水產消費高峰期即將過去,需求端支撐較豆粕弱。對應1701豆粕下方支撐2700-2800,上方壓力3000-3100。1701菜粕下方支撐2000-2100,上方壓力2300-2350區域。
- 糧食戰線轉向南半球:亞洲為何捨美就南?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