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外匯

民主信念被動搖了嗎? ——英國脫歐對全球治理的損害

鉅亨網新聞中心


賁聖林 浙江大學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浙江大學互聯網金融研究院創始院長,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研究所執行所長

英國 “脫歐”的後果正在全球范圍內發酵。這一事件表明,英國人仍遵循傳統智慧的指引——即認為全民公投才是終極意義上良性且有效民主治理體系。英國向來被認為是“西式民主”的先鋒與典范,而“脫歐”公投本該是一次民主體制優越性的彰顯。


然而,“脫歐”已經對英國乃至世界造成了不可挽回、不可修復的傷害。隨之而來的是,民眾對於近乎神聖的民主體制的信心有所動搖。

當今,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間的主要分歧表面上看在於經濟體制的不同,但事實上另一種重要的分歧在於對全民選舉權的不同看法。在許多西方國家,民主時常被認為是經濟發展的靈丹妙藥。但在脫歐一事上,民主似乎擦槍走火。如果民主在英國有可能誤入歧途,對於民主制度的生存土壤還不那麼完善的威權政府領導和人民來說,實施民主的風險會高的無法承受,在此情況下民主議程很有可能被擱置乃至背棄。

當然,有些人會說,脫歐公投及其政治余波所暴露的並不是民主制度本身的問題,只是制度運行的缺陷。一個可以引用的例子是政治上的“代理問題”:政治家們將某項議題訴諸全民公投,以此逃避責任。事實上這類議題並不適合直接投票,而應由選舉產生的代表決定。再者,如果全民投票是必需的,政治家們應該對機制進行調整,確保像脫歐這類關鍵性議題不是由簡單多數就能決定,還要設立更為嚴格的程序,並使之受到制衡。

無論公投的長期影響如何,我們必須研究其對英國乃至世界更為直觀的後果。許多人認為脫歐是一個“黑天鵝”事件,完全出乎意料也無法想象。

面對嚴酷的現實,我們需要回答一些頗具挑戰性的問題。首先是,英國目前的國家形態能否延續?蘇格蘭和倫敦這些地方的離心力是否會聚集起勢,從而引發英國分裂並導致其影響力大減?歷史是否會重新輪回到“前大英帝國時代”,英格蘭將成為一個獨立的國家?這些答案不僅會決定歷史學家如何評判“倒霉”的前首相戴維·卡梅倫,還將會有更深遠的影響。

第二個問題是,歐盟本身是否會分崩離析,回歸其“核心國家”聯盟的原本形態?屆時歐盟的規模和全球影響力將會大減,但也許反而能增強其內部凝聚力。可以說近幾年歐盟擴張的速度一直很快,過分注重合並規模,而忽視成員國之間的內部協調。現任的歐盟領導人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迫切地需要重新檢視外部擴張與內部凝合之間的平衡,確定歐盟形態的最佳規模,並找到一條合適的戰略發展路徑。

第三個領域是地緣政治。無論第一和第二個問題的進展如何,“歐洲”不管作為一個概念還是一個實際運作的國家聯盟,其全球影響力都將被削弱。這將改變世界的格局,對美洲來說獲利較大,亞洲其次。

除去這些直觀結果,英國脫歐的反響遠遠不止於此。對於國際社會來說,重新劃分“治理”的意識形態,這一層間接影響可能更為深遠。這些後果未來都將不斷地在國際地域間回響。

(翻譯:姜楠、施嘉)

(本文系賁聖林教授為OMFIF“英國脫歐”專題撰寫,經作者授權轉載。)

特別聲明:文章只反映作者本人觀點,中國金融信息網采用此文僅在於向讀者提供更多信息,並不代表贊同其立場。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