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事訪問】習近平:全球治理體系不可能由一個國家獨掌
鉅亨網新聞中心
中國掘起一直被指威脅。正往美國進行國事訪問的國家主席習近平接受《華爾街日報》書面訪問,被問在他的領導下,中國在推動新的經濟和安全安排方面表現得十分活躍,尤其是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更是取得明顯進展。中國是否正在有意將此前以美國為主的全球治理結構加以調整使其更向中國傾斜?
習近平:全球治理體系是由全球共建共用的,不可能由哪一個國家獨自掌握。中國沒有這種想法,也不會這樣做。中國是現行國際體系的參與者、建設者、貢獻者,一直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以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和國際體系。
世界上很多有識之士都認為,隨著世界不斷發展變化,隨著人類面臨的重大跨國性和全球性挑戰日益增多,有必要對全球治理體制機制進行相應的調整改革。這種改革並不是推倒重來,也不是另起爐灶,而是創新完善。「窮則變,變則通。」無論是一個國家,還是世界,都需要與時俱進,這樣才能保持活力。推動全球治理體系朝著更加公正合理有效的方向發展,符合世界各國的普遍需求。中美在全球治理領域有著廣泛共同利益,應該共同推動完善全球治理體系。這不僅有利於雙方發揮各自優勢、加強合作,也有利於雙方合作推動解決人類面臨的重大挑戰。
中國幾十年的發展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國際合作。因此,我們應該為國際發展事業作出貢獻,很多發展中國家朋友對中國提出了這方面的強烈願望。建立亞投行,主要是為滿足亞洲地區基礎設施建設的需求以及亞洲各國在深化合作方面的願望。據世行、亞開行測算,2010年到2020年,亞洲地區每年基礎設施建設資金缺口達8000億美元。亞投行可以為這種需求多提供一種資金投入選擇,因而受到亞洲國家和國際社會歡迎。面對這麼大的需求,亞投行只是一個渠道,不可能包打天下。亞投行是一個開放和包容的多邊開發機構,將同現有多邊開發銀行相互補充。除了域內國家,德國、法國、英國等國家也都加入了亞投行。中方歡迎美國參與亞投行,從一開始我們就是這個態度。
我不認為世界上哪個國家可以使全球治理結構向自己傾斜,也不認為這樣做是符合時代潮流的。全球治理結構如何完善,應該由各國共同來決定。聯合國馬上就要舉行成立70周年系列峰會。中國願同廣大成員國一道,推動建設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係,完善全球治理結構,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更多精彩內容 請登陸財華智庫網 (http://www.finet.com.cn) 財華香港網 (http://www.finet.hk)或現代電視 (http://www.fintv.com)
- 市場震盪加劇,別怕進場!三大策略逆勢突圍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