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基金黃俊:看好新興成長行業
鉅亨網新聞中心
近日,南方基金「彩虹之旅」2016年巡講蘭州站活動拉開帷幕。南方基金宏觀策略分析員黃俊就宏觀經濟形勢和未來投資形勢發表了題為《總結「得與失」,展望「機會與挑戰」》的精彩演講。南方基金高級理財顧問趙鵬程與資深理財顧問楊曦分別就資產配置、基金定投和投資者進行了分享。作為宏觀策略研究方面的專家,黃俊認為,三季度國內經濟增長、通脹水平雙雙有再度走弱跡象,短期內穩增長和調結構、促轉型矛盾較大,考慮未來貨幣增長有望繼續維持較為寬松的水平,判斷股票市場接近底部區域,大幅下跌風險有限,重點看好低估值高分紅藍籌個股,此外還看好符合轉型方向的旅游、影視傳媒、OLED、新能源汽車等新興成長行業的投資機會。
對於宏觀經濟的研判,黃俊從「供給」和「需求」兩個方面進行了分析,深入淺出地詮釋了當前供需對宏觀政策的影響。黃俊拿中國當前的人口結構和90年代左右的日本進行了分析比較。他認為,中青年占國家總人口的比重從供給端反應了國家經濟增長的潛力,中青年占比越大,說明國家的人口紅利也就越大,生產能力充沛,而中青年的需求也較旺盛,兩者匹配則經濟可以高速增長。隨着當前中國人口紅利逐漸趨弱,中國經濟增長預計難以回到前幾年10%左右的增長速度,但在國家穩增長政策、大力培育創新尋找新增長點的支持下,有望保持中高速增長。
分析經濟增速「換擋」的具體原因,黃俊強調,「GDP的增長依賴供給和需求的匹配,當前經濟供給與需求的不匹配導致中國經濟增長面臨一些困難和挑戰」。他分析,隨着社會生產能力的日益提升,家電、汽車、甚至非重點城市房地產等實物產品出現了「供大於求」的局面。而教育、醫療、養老等服務業的社會需求很大,但供給潛力還沒有真正釋放,供給和需求未能有效匹配也就難以創造出真正的經濟增長。傳統行業消費需求的減弱無助於GDP的持續增長,未來GDP的增長離不開供給和居民消費的雙重拉動。
「從通脹角度看,相比發達國家的貨幣增速,目前國內的貨幣增速是不低的,M1(狹義貨幣供應量)基本維持在22%左右,M2(廣義貨幣供應量)也是在11%左右,但為什麼貨幣增速偏高,但通脹沒有上漲,大部分消費品物價沒有上漲?」,黃俊分析認為,增量貨幣和發達國家一樣難以進入實體經濟,對主要統計物質需求的CPI並沒有太多影響。而且從原油、鐵礦石等大宗商品的中長期價格走勢來看,整個中國通貨膨脹的壓力不是特別大。因此,貨幣增速和流動性可能難以回落,中國的利率水平長期趨勢也是下降的。
社會利率水平的整體走低,有利於凸顯權益類資產的相對投資價值,當前部分很多個股的分紅收益率已經普遍超過貨幣基金利率,長期看配置價值已經具備。黃俊認為,在此背景下,股市在經過此前三輪大幅調整之後,投資者情緒需要時間修復和重建,重新快速回到一輪牛市的可能性較低,但下跌空間已經較小,精確底部的確不好估計,但此時對於一般投資者而言,開始加大定投力度會是不錯的投資策略。對於未來看好的投資熱點及相關行業,黃俊認為隨着居民消費水平的提高和國家政策的扶持,新興成長行業有望迎來增長,旅游、影視傳媒、OLED、新能源汽車等行業成長空間較大。
演講結束後,趙鵬程就蘭州投資者資產配置相對分散、絕大多數客戶只持有一只產品的特點進行了理財技巧方面的分享。他建議,投資者做資產配置時要了解可投資產品的類型和各類型產品的特點及投資方向,結合自身風險承受能力決定資產配置比例。另外,南方基金資深理財顧問楊曦向投資者講解了基金定投的優勢和投資技巧,受到投資者的歡迎。
- 以伊衝突看懂局勢,掌握搶進關鍵>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