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高官向中國喊話:不會因脫歐公投而改變
鉅亨網新聞中心
和訊網消息 6月23日,英國舉行全民公投以決定是否脫離歐盟,最終數據顯示,支持留歐16,141,241人,占比48.1%,支持脫歐17,410,742人,占比51.9%。公投結束後,各方反應不一,有狂歡的,有沮喪的,也有懊悔不已的。倫敦發展促進署首席執行官 Gordon Innes 發表署名文章表態《倫敦,不會因為脫歐公投而改變》,以下為全文:
今年年初,倫敦的經濟發展促進機構——倫敦發展促進署代表團來到中國,與中國高科(600730,股吧)技公司和風險投資公司見面,介紹倫敦為何是投資與企業全球化發展過程中的首選地之一。在此次訪問中,我的團隊也給中國帶來了價值52億元人民幣的投資項目,包括具有極強創新性的高科技企業,這足以顯示企業家和投資者在倫敦能夠獲得的大量機會。我們的目標就在於此——加強英國與中國企業家和投資者之間的經濟聯系,並向他們展示倫敦可以提供什麼。
近日,英國舉辦脫歐公投,這導致了一些人對於英國在全球地位的疑慮,並擔心它與歐洲未來的貿易關系。盡管面臨諸多不確定性和轉型期,倫敦作為全球商業中心的根本性優勢不會改變,這包括:一流的國際化人才基礎、友善的營商環境、深厚的金融市場、全球貿易影響力,以及極強的包容性與開放性。
最近幾天,一些生活在倫敦,而出生在歐盟的企業家對我說,公投結果讓他們感到憂慮。他們甚至在想,倫敦是否真的是他們想要的。我想告訴他們,也告訴我所有在中國的朋友——我知道,倫敦仍然是最熱情開放的城市。我19年前移居倫敦,卻從未對這座城市感到厭倦。
在這里,來自世界各地的旅游者的數字不斷刷新紀錄,他們感悟着我們豐富的文化遺產和文化。倫敦40%的居民出生在海外,但是現在卻以倫敦為家。正是因為有了他們,這座城市才變得更加豐富多彩。而倫敦對於全球勞動力、旅游者和學生的吸引力,不會因為脫歐公投而改變。
倫敦還擁有超過250家外資銀行。事實上,在倫敦的美國銀行比在紐約的還要多。倫敦擁有全球最多的銀行總行,這一點超過世界上任何其他地方。而倫敦全球金融之都的地位,不會因為脫歐公投而改變。
近年來,倫敦的科技群體迅速成長,超越了世界上很多城市的科技集群。如今,倫敦擁有的軟件工程師,超過了斯德哥爾摩、都柏林和柏林的總和。倫敦吸引了創紀錄的風險投資額和創紀錄的出口額——這一點僅次於硅谷。因此,倫敦具有非凡創意的、初創的或者高速發展的商業群體所具備的突出優勢,不會因為脫歐公投而改變。
此外,40%的世界頂級公司選擇倫敦作為他們的公司總部。在醫療保健專利注冊、無線技術、視頻游戲、多媒體和軟件領域,我們在歐洲都擁有領先地位。倫敦友善的營商環境和無與倫比的專業服務能力,同樣不會因為脫歐公投而改變。
如今,國家和城市之間的貿易與合作水平,超過以往任何時候。去年,隨着習主席訪英,以及中國政府鼓勵創新與創業,兩國之間的關系更為緊密。倫敦已經成為中國在歐洲的海外直接投資中最受青睞的城市。
倫敦發展促進署的外國投資數字顯示,去年,中國是倫敦的第二大投資國。2015年到2016年,在倫敦的中國公司的新項目數目為40個,增長了67%;而由此創造的就業崗位數為633個,較2014年到2015年同比增長129%。
以上種種表明,倫敦是而且將永遠是一個真正全球化的貿易城市——它不斷尋求着與世界各地的聯系與互動。
在接下來的兩年或者更長的時間中,英國仍將繼續留在歐盟,擁有歐盟賦予的權利和責任。在此期間,倫敦市長薩迪克汗將與我國政府緊密工作,為有助於與歐盟未來貿易關系和密切合作的有利條款而談判。我國政府也將與全球高速成長的經濟體密切合作,而中國將位於這一名單中的首位。
我為自己在這個偉大的城市工作而感到無限自豪。倫敦市長曾說,「我們致力於與歐洲和世界各地的城市建立更為緊密的合作和更為有力的聯盟。」對此,我非常支持。
倫敦的經濟實力,建立在其出色而有創造力的人才基礎上,無論他們是土生土長還是來自海外。倫敦國際化大都市的地位,豐富了我們的生活,並促進了城市的文化活力。
我想對中國企業、學生和游客說,「倫敦是開放的。我們會張開雙臂歡迎你,並且將繼續堅持數個世紀以來的開放姿態,等待你的到來。」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