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理財

不良信貸資產證券化重啟 中行首單發行規模3.01億

鉅亨網新聞中心


和訊銀行消息 5月27日,據中行發布消息稱,為貫徹「盤活存量、用好增量」的宏觀政策,在人民銀行、銀監會的指導下,中國銀行首支不良信貸資產證券化產品「中譽2016年第一期不良資產支持證券」於5月26日在銀行間市場成功薄記發行,發行規模3.01億元人民幣,5月27日信托正式成立。這是國內信貸資產證券化業務重啟試點以來首單公司不良貸款資產支持證券,也是中國銀行積極響應信貸資產證券化試點工作,在優化資產負債結構、拓展銀行不良資產處置渠道方面的有益嘗試。

「中譽2016年第一期不良資產支持證券」優先檔發行金額2.35億元,占比78%,評級AAA,發行價格為3.42%,全場認購倍率3.07,邊際倍率2.5。發行得到投資人的廣泛認可,參與機構包括國有大型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城市商業銀行、農信社、基金公司、證券公司等多家機構,投資者結構豐富,認購積極。次級檔最終定價水平為101,實現溢價發行。


該項目在嚴格信息披露、創新結構設計、審慎選擇入池資產等方面做出了諸多嘗試,具有一定示范效應。首先,項目進行充分信息披露。每筆基礎資產進行了逐戶盡調、逐筆估值、逐筆披露,信息披露充分,高標准滿足不良資產證券化信息披露指引。其次,創新結構設計。在充分保證投資人權益的基礎上,尋求發起人與投資人的平衡,產品考慮到不良資產回收時點相對不確定的特點,設置儲備金賬戶,在流動性支持事件觸發後,次級檔投資者對優先檔利息提供流動性支持,同時作為資產服務顧問,充分緩解了不良資產回收時點不確定帶來的風險。第三,審慎選擇入池資產。項目內基礎資產抵質押物變現能力強,其中含抵質押物資產筆數占比超過90%,多為住宅及商業用地資產。封包期回收提供充分可分配現金,根據中企華資產評估有限責任公司出具的評估報告,截至本期產品基准日,本息合計人民幣12.54億元,預計未來5年可回收4.2億元。在本期產品封包期內,實際已回收金額約1.8億元,降低了未來基礎資產回收不確定性可能造成的影響。

重啟不良信貸資產證券化,有利於拓寬銀行不良資產的處置渠道,提高機構處置不良貸款的專業性、規范性以及資本利用率。銀行、基金、券商、資產管理公司、外資機構等投資者的進入,有助於擴大不良處置市場的資金來源,提高不良處置市場消化和容納能力,降低及分散銀行業系統性風險。同時,有助於進一步豐富國內信貸資產證券化產品基礎資產的類型,推動中國資產證券化市場有序、多樣發展。

【作者:和訊獨家】【了解詳情請點擊:www.hexun.com】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