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通脹動力減弱 貨幣寬松不會轉向
鉅亨網新聞中心
和訊網消息 5月10日,據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4月CPI同比增2.3%,PPI同比降3.4%。民生宏觀團隊認為,CPI同比上漲的主要動力來自豬肉和蔬菜,但拉動正在減弱,CPI可能已過短期高點,中長期來看不存在滯漲的基礎,貨幣寬松不會因此轉向。
具體來看,食品煙酒項物價同比上漲5.9%,其中鮮菜價格同比上漲22.6%、豬肉價格同比上漲33.5%,兩者對CPI同比貢獻率之和為57.0%。非食品煙酒項中,醫療保健、其他用品和服務、衣着分別同比上漲3.2%、1.7%和1.5%,交通和通信價格下降2.4%,其它分項變化不大。
民生宏觀團隊指出,前期CPI同比上漲的主要動力來自豬肉和蔬菜,「但兩者同比拉動正逐漸減弱。」
豬肉價格方面,雖然年內生豬供給壓力仍存,但由於4月下旬全國豬肉平均價突破2011年9月創下的前期高點、替代品牛肉羊肉價格下跌、進口豬肉單價下跌,豬肉價格存在天花板。鮮菜價格方面,因前期最大漲幅達到225.9%,超過以往任何一次上漲周期,二季度繼續補跌的概率較大。
同時, PPI同比跌幅收窄明顯。民生宏觀團隊認為,除了連續26個月環比負增長的低基數效應,也因為年初信貸放量和地方PPP項目的落地,基建和房地產投資出現反彈,帶動部分上游工業品價格上漲。
但因為地產投資反彈不具有持續性,而且最近權威人士否認加槓杆去庫存的方式,明確指出房地產泡沫,中國式去產能又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工業品價格難以持續上漲。
因此,民生宏觀團隊認為,中長期來看,不存在滯漲的基礎。當前經濟短期回暖有明顯的政策刺激因素,總需求依然不強,而過剩產能又未實質性退出,經濟總體上呈供過於求的狀態。通脹仍需觀察,意味着貨幣寬松不會因此轉向,但考慮到增長企穩,寬松的確邊際減弱。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