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A股港股

中國出口回暖 貿易順差創新高 被疑造假

鉅亨網新聞中心


图片说明

中國去年12月份出口1.43兆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3%。圖為福建廈門巨型貨輪正在港口裝載貨物。  圖片來源:香港文匯報


受惠於歐美復甦及人民幣續貶,中國去年12月進出口表現均勝預期,惟全年(2015年)計按年仍跌7%,錄得負增長;貿易順差達3.69兆元(人民幣,下同),擴大56.7%,創歷史新高。市場分析指,面對海外經濟體經濟增長面臨不確定性,今年貿易前景仍不容樂觀。對於12月貿易數據好轉,中資行大潑冷水,質疑數據有水分,直指進出口好轉為假象,懷疑外貿數據改善涉及虛假貿易成分。

《星島日報》報導,中國海關總署昨日公布,以人民幣計價,去年12月出口按年增長2.3%,進口下跌4%;按月分別為下降3.7%和5.6%;當月貿易順差3820.5億元。

值得留意的是,去年12月中國對香港出口按年漲10.79%,總值高達460.23億美元,金額為過去3年最高,亦是過去10年來最好表現的12月份;中國自香港進口則飆65%,為過去3年之最,總值達21.63億美元。

中金公司最新報告稱,過去2個月中國對香港貿易大幅增長,上月更創出歷史新高,接近2013年初虛假貿易高峰水平。數據顯示,2013年首季中國對香港出口的增長為74.2%。

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研究員蓋新哲稱,12月中國進出口按月跌幅較前月收窄,與前期穩外貿政策逐步落實有關,惟不宜就數據改善過度樂觀。近期波羅的海指數顯示外貿疲軟,外貿數據改善部分可能來自虛假貿易;他補充指去年811匯改後,境內外匯差較大,以套利為目的的虛假貿易上升,這些貿易並通過海關特殊監管區進行。

據了解,虛假貿易是通過在中國保稅區及香港兩地註冊的公司,以反複進出口方式谷大規模,如把原本只有1000萬元的貨值,通過10次反複進出口,令貿易額增至1億元,並通過人民幣跨境結算業務,賺取中港兩地人民幣貸款的利差或匯差,如差價較闊,這匯差回報隨時達10%至20%。

由於年底一向屬外貿淡季,加上人民幣在岸(CNY)及離岸(CNH)價差正在擴大,花旗及中銀國際均質疑,進出口數據是否存在虛假貿易套利。

翻查過去半年數據,中國對港出口由2015年6月至10月均負增長,11月才止跌,按年升2.8%,但12月製造商「收爐」時節卻出現15%的不尋常增幅,惹人猜疑。  (接下頁)

香港《明報》引述花旗報告指出,如扣除對香港外貿數字,內地12月份的出口及進口仍分別跌4.2%及8.3%;報告質疑可能有人利用虛假貿易,在中港兩地流轉資金去賺取價差套利;至於從香港進口的總額大增,則是為了將境內資金匯出境外。

數據亦顯示,12月人民幣在岸及離岸價差平均有1000點子(1元等如10000點子),存在巨大套利空間。

而《彭博》亦引述中銀國際金融研究所研究員蓋新哲指出,近期海關出口先導指數、波羅的海指數均指示外貿疲軟態勢,故出口數據改善可能部分來源於虛假貿易。此外,官方月初公布的12月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只有49.7,以中小企為主的財新製造業PMI也只有48.2,均處50以下衰退線,反映外貿形勢應不理想。

不過,由於香港統計處未公布12月香港外貿數據,故目前未能確定與中國數據的差異多寡。

至於2015年全年,以人民幣計價的進出口按年跌7%,當中出口跌1.8%;進口跌13.2%;順差3.69兆人民幣,創歷史新高。

香港《文匯報》引述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黃頌平表示,2015年中國外貿出口大幅下滑主要是由於外需低迷。2008年以來的國際金融危機破壞了世界經濟增長動力,國際經濟總體復甦乏力,導致全球貿易進入深度調整期,進而抑制中國出口增長。

對於進口降幅擴大,黃頌平指出,一方面是大宗商品價格的大幅下降,大宗商品CRB價格指數顯示,大宗商品價格在2015年已經跌回了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時的水平;另一方面是來自國內經濟較大的下行壓力,一些大宗商品進口量的增速也有所放緩。

黃頌平強調,「可以說,去年是中國貨物貿易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面臨形勢較為複雜嚴峻的一年。不過,中國的外貿出口仍明顯好於全球主要經濟體,國際市場份額進一步提升,達到13%。同時,外貿在提質增效、優進優出方面有所加強,跨境電子商務等新興貿易業態不斷注入新的活力,一般貿易和民營企業進出口比重也都有所提升。」  (接下頁)

對於今年的外貿增長目標,黃頌平當天並未透露,但他強調,近年來,中國經濟更加深度融入世界經濟,對外貿易發展也隨着全球經濟低速增長進入新常態發展階段。

對於如何看待去年12月進出口增速的超預期反彈,黃頌平表示,反彈或因翹尾因素,出口上漲是暫時的,不代表一種趨勢。從2015年12月的中國外貿出口先導指數看,僅為31.2,較11月回落0.8,表明今年第1季中國出口壓力仍然較大。

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周景彤也認為,12月外貿數據的改善不宜過度樂觀。他指出,這可能與前期穩外貿政策逐步落實有關,也可能部分來源於虛假貿易。

「自去年811匯改之後,境內外匯差較大,以套利為目的的虛假貿易上升,這些虛假貿易往往通過海關特殊監管區流轉。按貿易方式分解12月貿易同比變化額可以看到,海關特殊監管區物流貨物是進出口最大正向變化來源。此外,中國內地與香港之間進出口增速突然大幅回升也印證了這一點。」 周景彤說。

對於2016年的外貿形勢,他認為,近期海關出口先導指數、波羅的海指數均顯示外貿疲軟態勢。今年外貿壓力仍然較大,但會逐步減緩。

針對人民幣匯率近期的大幅波動,黃頌平表示,短期看人民幣貶值將利好出口、抑制進口,但長期看,弱勢人民幣對出口的影響會逐漸減退,具體影響還要看今年匯率的變化情況。

剛剛過去的一周,人民幣匯率出現劇烈波動,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累計跌700點。進入本周,人民幣匯率開始呈現反彈,其中離岸人民幣匯率在周一暴漲之後,周二更是繼續走高,再漲300點。「近一段時間匯率變化情況比較快。這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中國進出口情況。」黃頌平稱,短期看人民幣貶值將利好出口、抑制進口,但長期看,弱勢人民幣對出口的影響將逐漸減退。他續指,實際上各種因素都會影響外貿進出口,匯率的影響還要看今年匯率的具體變化。海關總署會持續關注匯率變化和貿易變化的情況。



Empty